[发明专利]一种餐余垃圾固液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26700.8 | 申请日: | 2021-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2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廉江市绿色东方新能源有限公司;深圳市绿色东方环保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35 | 分类号: | B09B3/35;B09B3/30;B02C13/14;B02C13/28;B02C13/286;B02C13/30;B09B101/7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周荣 |
| 地址: | 524400 广东省湛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餐余垃圾固液分离装置。针对技术背景中的问题我们提供:一种餐余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包括有底座、环形支架、机架、电机和第一锥齿轮等;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架,机架安装在环形支架靠近底座的一侧,电机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电机的输出轴转动穿过机架,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在电机输出轴上。本发明通过打碎组件一和打碎组件二的配合,实现了将餐厨垃圾击碎的目的,其中打碎组件一和打碎组件一的转动方向相反,这样对于餐厨垃圾的击碎将更为彻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餐余垃圾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环境污染和资源的问题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也受到了城市人的重视。特别是城市生活垃圾中的餐厨垃圾,可占到生活垃圾的30%左右。餐厨垃圾含水量高,营养丰富,特别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垃圾腐烂变质,从而产生刺鼻的异味。因此,合理的处理生活垃圾中的餐厨垃圾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餐厨垃圾的固液分离是餐厨垃圾处理的重要步骤,目前的餐厨垃圾分离装置在进行固液离的过程中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没有考虑餐厨垃圾易腐臭、固液混杂。
2、直接排放至下水道又会造成污水处理复杂,水环境负荷加重的问题。
3、在分类投放过程中没有专用容器储存,居民通常采用塑料袋收集餐厨垃圾。
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能够将餐厨垃圾分量处理,采用先打碎,然后在分级过滤的餐余垃圾固液分离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餐厨垃圾分量处理,采用先打碎,然后在分级过滤的餐余垃圾固液分离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餐余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包括有底座、环形支架、机架、电机、第一锥齿轮、桶一、桶二、第一支架、第二支架、U型支杆、横支杆、筛料组件、打碎组件一、打碎组件二和间歇进料组件,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架、桶一、桶二和第二支架,其中环形支架和桶二位于底座的两侧边,桶一位于环形支架和桶二中间,机架安装在环形支架靠近底座的一侧,电机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电机的输出轴转动穿过机架,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在电机输出轴上,第一支架安装在桶一上,筛料组件安装在环形支架远离底座的一侧,间歇进料组件安装在筛料组件上部,U型支杆安装在间歇进料组件上,横支杆与U型支杆固定连接,打碎组件一与U型支杆连接,打碎组件一置于筛料组件内,打碎组件一与筛料组件转动连接,打碎组件一与第一锥齿轮配合,打碎组件二安装在横支杆上,打碎组件二与打碎组件一连接,打碎组件二与间歇进料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筛料组件包括有底盘、落料盘、竖挡板和圆盘挡片,底盘与环形支架远离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落料盘设置在底盘内,落料盘与底盘转动连接,竖挡板环形阵列在落料盘上,竖挡板将落料盘分割成四个相同的接料仓,每个接料仓中各开有一个方孔,圆盘挡片与底盘内壁固定连接,圆盘挡片远离圆心的位置开有一个方形通孔。
进一步的,间歇进料组件包括有环形挡板一、进料仓、竖直杆和进料挡板,环形挡板一与底盘直径相同,环形挡板一与底盘固定连接,环形挡板一的侧壁开有进料口,进料仓下端与进料口密封配合,进料挡板直径略小于环形挡板一,进料挡板与环形挡板一滑动配合,竖直杆的一端与进料挡板的底侧固定连接,竖直杆与横支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打碎组件一包括有长轴、第二锥齿轮、螺旋桨叶、圆挡板和搅动棒,长轴转动穿过底盘和圆盘挡片并向两端延伸,长轴的一端与U型支杆底侧中部转动连接,长轴远离U型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螺旋桨叶固定连接在长轴靠近底盘的位置,圆挡板固定连接在长轴上,圆挡板位于螺旋桨叶上方,落料盘与长轴固定连接,长轴上靠近圆挡板的位置环形这列有数个搅动棒,搅动棒与长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廉江市绿色东方新能源有限公司;深圳市绿色东方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廉江市绿色东方新能源有限公司;深圳市绿色东方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67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