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加工用毛料抛光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26533.7 | 申请日: | 2021-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3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朱堂葵;朱巧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巧珍 |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41/02;B24B41/04;B24B41/06;B24B47/12;B24B47/20;B24B47/22;B24B55/03;B24B5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华市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工用 毛料 抛光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玻璃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玻璃加工用毛料抛光装置,本发明包括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下方设有废物分离组件,废物分离组件内设有夹持机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支撑架内设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一端贯穿支撑架且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两相对侧面均设有L形板,所述L形板一侧设有第二电机,本发明通过各部件的紧密配合,不仅能够对玻璃抛光实现精准定位,还能对装置进行清洗,同时冷却液也可以实现在装置内的重复使用,提高了装置利用率,在抛光工作结束后还会对装置进行及时的风力烘干,防止了装置生锈等问题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玻璃加工用毛料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玻璃加工时需要对毛料进行抛光,现有的玻璃毛料抛光装置,在对玻璃毛料进行抛光时通常需要水浴,一方面对抛光头起到降温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降尘的作用,防止抛光时产生的粉末被肺部吸收,这就使得抛光时产生的碎屑易吸附在加工平台上,不易清理,从而对玻璃下一次加工的平稳性产生影响。对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玻璃加工用毛料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加工用毛料抛光装置,具有便于对玻璃碎屑进行清理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加工用毛料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下方设有废物分离组件,所述废物分离组件内设有夹持机构;
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支撑架内设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一端贯穿支撑架且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两相对侧面均设有L形板,所述L形板一侧设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L形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一端贯穿L形板且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底部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设有抛光头,所述第二滑块一侧通过连接杆设有喷头;
所述废物分离组件包括容纳箱,所述容纳箱内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将容纳箱分为杂物腔和冷却液腔,所述冷却液腔内设有第一液压缸和若干个第一圆杆,所述冷却液腔一侧设有出水管;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打磨架,所述打磨架底部设有出杂管,所述出杂管的另一端位于杂物腔顶部,所述打磨架与出杂管垂直的两个侧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通过转动电机转动连接有转动管道,所述转动管道的外表面均匀设有毛刷,所述转动管道内部设有出水腔和抽水腔,所述出水腔外表面均匀设有出水口,所述抽水腔中心轴处通过固定杆设有叶板,所述转动管道的一端通过电磁阀连通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出水管相连通,所述转动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与喷头相连通,所述打磨架一侧设有第二液压缸和若干个第二圆筒,所述第二液压缸输出轴贯穿打磨架且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设有与第二圆筒滑动配合的第二圆杆,所述打磨架的内侧和安装板一侧均设有若干个第三圆筒,所述第三圆筒内设有第三圆杆,所述第三圆杆一侧通过弹簧设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一侧均匀开凿有若干个卸料口;
所述转动管道的外壳与叶板相对转动抽取冷却液沿所述出水管、第一管道流至出水腔,一部分冷却液沿所述出水口与毛刷流向打磨架,另一部分冷却液沿第二管道被送至喷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呈U形,所述支撑架两端均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与地面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头呈L形且喷头一端位于抛光头附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巧珍,未经朱巧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65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