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水流冲击进行清堵的市政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6517.8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6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玉如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水流 冲击 进行 市政 管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流冲击进行清堵的市政管道,包括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内部设置有蓄水机构,且蓄水机构一侧设置有冲击机构,并且冲击机构远离蓄水机构一侧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固定安装在管道主体内部,且固定盘上连接有固定架,并且固定架上连接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一侧设置有滤网,且滤网与管道主体内壁相互贴合。该发明通过设置蓄水机构和冲击机构,可以将市政管道内部流动的水源进行暂时的聚集,然后通过聚集的水源的冲击力带动冲击机构进行运转,使得冲击机构在管道主体内部可以进行运动,全程只依靠水流的冲击力使其进行工作,无需过多的能源消耗,充分的利用了能源,更加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水流冲击进行清堵的市政管道。
背景技术
市政建设是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是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设备等,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中,常常需要对城市地下水的排放进行规划,这就需要用到较多的市政管道,来达到城市地下水的合理排放,但是现有的市政管道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市政管道在进行使用时,由于市政管道内堆积的水源常常是从地表或下水道中囤积的水源,容易含有杂质,在市政管道内流动时,容易产生污泥与杂质的堵塞情况,使得市政管道在使用时水源流通不够便利,由于管道局部堵塞导致整个管道排水系统出现问题,影响市政工程的正常排水;
2、现有的市政管道在堵塞后需要进行疏通时,往往需要使用一些清堵装置来对管道进行清理,这种方式需要将清堵装置放置到管道内部,还需要连接外部电源使装置进行工作,整体操作较为麻烦,且耗费较多的能源,不够节能环保,且需要定期对管道进行清理,耗费较多的人力以及物力。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水流冲击进行清堵的市政管道,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水流冲击进行清堵的市政管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市政管道在进行使用时,容易产生污泥与杂质的堵塞情况,使得市政管道在使用时水源流通不够便利,由于管道局部堵塞导致整个管道排水系统出现问题,影响市政工程的正常排水,并且清堵较为麻烦,耗费较多人力物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水流冲击进行清堵的市政管道,包括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内部设置有蓄水机构,且蓄水机构一侧设置有冲击机构,并且冲击机构远离蓄水机构一侧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固定安装在管道主体内部,且固定盘上连接有固定架,并且固定架上连接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一侧设置有滤网,且滤网与管道主体内壁相互贴合,并且管道主体一侧连接有储污管。
优选的,所述蓄水机构包括隔板、活动槽、活动板、连接杆、固定杆、飘浮球、蓄水腔和出水口,所述隔板固定安装在管道主体内部,且隔板上连接有活动槽,并且活动槽上连接有活动板,同时隔板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活动板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有飘浮球,并且连接杆贯穿固定杆,同时固定杆与管道主体内壁相连接,所述隔板靠近活动槽一侧设置有蓄水腔,并且隔板远离活动槽一侧设置有冲击机构。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在活动槽内部构成卡合结构,且活动板在连接杆的带动下在活动槽内部滑动连接,并且活动板的外径大于出水口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连接杆和飘浮球为一体化结构,且连接杆在固定杆中间构成卡合结构,并且飘浮球的外径大于固定杆的开口内径,所述蓄水腔为倾斜式设置,且蓄水腔与出水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冲击机构包括过水腔、定位杆、扇片、凹槽、定齿轮、从动齿轮、定位轴和驱动齿轮,所述过水腔位于隔板远离活动板一侧,且过水腔内部键连接有定位杆,并且定位杆外侧安装有扇片,同时扇片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定位杆外侧连接有定齿轮,且定齿轮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并且从动齿轮远离扇片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另一端贯穿固定架连接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一侧连接有联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玉如,未经林玉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65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装体、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取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