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框架类轴承衬套同轴度的精调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6464.X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6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祝;赵刚;陈亚欧;徐海辉;高建;孔德杰;侯熙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9/10 | 分类号: | B23P19/10;G01B21/08;G01B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英梅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框架 轴承 衬套 同轴 方法 | ||
1.一种用于框架类轴承衬套同轴度的精调方法,该方法涉及的框架类轴承衬套结构包括框架和两个轴承衬套,所述框架为由四个侧面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在一组相对的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对外连接孔,分别为A孔和B孔,在另一组相对的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轴承衬套安装孔,两侧的轴承衬套安装孔呈同轴设置,分别为C孔和D孔,框架的一侧开口端面为加工基准面R1,基于该框架类轴承衬套结构,用于框架类轴承衬套同轴度的精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框架上的孔端面及轴承衬套的端面进行清洁:
去除框架的A、B、C、D四个孔的各自外端面A1、B1、C1、D1以及轴承衬套与框架的接触面的毛刺,并擦拭干净;
步骤2、基准面选取:
从端面A1、B1中选取相对于端面C1和D1垂直度较好的一端作为基准定位面,若选择A1面为基准面,再选择框架的加工基准面R1,此时A1面、R1面和C1面两两相互垂直,形成直角坐标系;
步骤3、初装两个轴承衬套:
3.1先将一个轴承衬套装入框架的D孔中,并用力矩扳手拧紧连接该轴承衬套和框架的螺钉,实现该轴承衬套的紧固定位;
3.2再把另外一个轴承衬套装入框架的C孔中,轻微拧紧固定该轴承衬套的螺钉,拧紧力度以可以用铜板轻微敲击轴承衬套边缘非工作位置使其在击打方向进行微量位移为合适;
步骤4、清洁调整基准面:
选取00级大理石平板表面为调整的基准面,对A1面、R1面及00级大理石平板表面去除毛刺,并用干净的无纺布和无水酒精擦拭,直至工作区域干净;
步骤5、进行第一步精调:
将框架R1面放在00级大理石平板上,用重复精度优于0.001mm的测高仪测量安装在C孔的轴承衬套和安装在D孔内的轴承衬套的中心高度,以D孔内的轴承衬套的中心高度为基准通过上下调整C孔内的轴承衬套,使两孔内的轴承衬套的中心高度差小于0.0015mm,达到要求后可略微拧紧此状态下上下端对应的紧固螺钉;
步骤6、进行第二步精调:
将框架旋转90°,以A1面为基准放于00级大理石平板上,此时可以在步骤5测量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测量C孔内轴承衬套和D孔内轴承衬套的中心高,以D孔内的轴承衬套的中心高度为基准通过上下调整C孔内轴承衬套,使两孔内的轴承衬套的中心高度差小于0.0015mm,达到要求后可略微拧紧此状态下上下端对应的紧固螺钉;
步骤7、再反复重复上述步骤5和步骤6的调整过程,直至两孔内的轴承衬套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高度差均小于0.0015mm;然后利用力矩扳手拧紧固定轴承衬套的所有紧固螺钉再重新验证两个方向的中心高度差值;此时可计算出轴承衬套理论中心距最大值为2SQRT(0.00152+0.00152);
步骤8、轴承衬套调整好后在高精度坐标机上测量相关形位公差,验证调整的精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框架类轴承衬套同轴度的精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利用油石去除毛刺,并用干净的无纺布蘸取无水乙醇擦拭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64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