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井的助沉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5698.2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4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龚胜;洪冬明;叶锐聪;刘亚非;陈锦云;王申;程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8 | 分类号: | E02D23/08;E02D19/04;E02D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井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井的助沉施工方法,通过挖设环状结构的隔槽,使沉井井壁与其内部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得以降低,配合分级配重,能够有效解决下沉缓慢乃至停滞的问题,加快施工效率,同时,沉井外周的围堰有效阻止了隔槽内泥浆的外流,从而防止了隔槽塌陷的状况发生,避免了因水土流失导致地面不均匀沉降,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沉井的助沉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沉井采取的助沉措施一般有:射水法助沉、触变泥浆套助沉和空气幕助沉等,上述助沉措施大多在沉井开始阶段就实施,而且多用于沉井的井壁外,以降低井壁与外部土体间摩擦力为目的。
对于沉井下沉施工阶段出现的下沉缓慢和停滞问题,上述传统的助沉措施很难达到良好的助沉效果,且实施成本太高,耗时长,给工程的正常进行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安全且能够解决下沉缓慢问题的沉井的助沉施工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沉井的助沉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沉井的外周插设至少一圈封闭的围堰;
在所述沉井内侧的土体表面挖设隔槽,同时往所述沉井的内侧注入泥浆,所述隔槽呈环状结构,所述隔槽与所述沉井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隔槽的内径,且隔槽的底部位于沉井刃脚的下方;
在所述沉井的顶部施加配重物,以使所述沉井下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沉井的助沉施工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此沉井的助沉施工方法,通过挖设环状结构的隔槽,使沉井井壁与其内部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得以降低,配合分级配重,能够有效解决下沉缓慢乃至停滞的问题,加快施工效率,同时,沉井外周的围堰有效阻止了隔槽内泥浆的外流,从而防止了隔槽塌陷的状况发生,避免了因水土流失导致地面不均匀沉降,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围堰的插入深度大于所述沉井的设计深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围堰的插入深度与所述沉井的设计深度的差值不小于2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围堰包括多条依次相连的钢板桩。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挖设所述隔槽时,沿所述沉井的外周布设至少一台成孔设备,利用各所述成孔设备挖取竖孔后,绕所述沉井等距移动各所述成孔设备再挖取竖孔,直至形成所述隔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各所述成孔设备绕所述沉井的外周均匀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各所述竖孔的孔壁与所述沉井内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c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泥浆的比重为1.3~2.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泥浆的成分包括膨润土和黏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配重物包括H型钢和混凝土配重块中的至少一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竖孔施工时的施工现场立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隔槽挖设完成后的施工现场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配重物施加后的施工现场局部立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配重物施加后的施工现场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56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打磨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