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打磨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5696.3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7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邹云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云雅 |
主分类号: | B24B23/02 | 分类号: | B24B23/02;B24B47/12;B24B49/14;B24B55/02;B24B5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95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打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打磨系统及方法,其结构包括打磨装置、连接器、驱动器、手柄、集尘器,本发明当打磨压力过大,给予打磨砂轮较大的向上的推动从而连接轴会向上移动挤压气囊,使得气囊内的空气回到气腔中来推动触点导杆与检测警报器相接触发出警报避免打磨压力过大,通过固定块向下移动推动压电环挤压电介质形成电流,通过导线导入型半导体与型半导体中形成制冷效果,从而可以对打磨砂轮进行降温缓解竹条表面温度上升,当竹条表面温度过高时,热敏铁氧体受热会发生铁磁性消失,从而断开与衔铁的连接,触点架通过弹簧座复位与二级触点架相接触,从而启动检测警报器发出警报避免竹条表面温度过高出现烧伤。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4月24日,申请号为CN201910333304.2的发明名称为一种运用气体流动防打磨压力过大的在线打磨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磨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在线打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人民历来喜爱竹子,竹制品加工技术更是一流,而对于竹制品的加工最重要的就是打磨过程,但是目前技术考虑不全面,具有以下弊端:
对于竹制品的打磨分需要粗磨和细磨,在竹制品细磨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般通过手工打磨使得竹条加工打磨效率低,而通过使用打磨装置打磨竹条需要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因为容易由于打磨压力过大,导致对竹条表面造成破坏无法起到细磨效果,并且由于打磨装置高速旋转打磨容易使得竹条表面温度上升出现竹条表面烧伤现象,影响竹条成品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线打磨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对于竹制品的打磨分需要粗磨和细磨,在竹制品细磨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般通过手工打磨使得竹条加工打磨效率低,而通过使用打磨装置打磨竹条需要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因为容易由于打磨压力过大,导致对竹条表面造成破坏无法起到细磨效果,并且由于打磨装置高速旋转打磨容易使得竹条表面温度上升出现竹条表面烧伤现象,影响竹条成品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在线打磨系统及方法,其结构包括打磨装置、连接器、驱动器、手柄、集尘器,所述打磨装置嵌入安装于连接器中并与连接器后动连接,所述驱动器安装于手柄的前端并与手柄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集尘器设于手柄正下方并与连接器后表面相连接,所述打磨装置包括传动轴、打磨砂轮、打磨压力检测装置,所述传动轴内设有打磨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打磨砂轮设于打磨压力检测装置的下方并与打磨压力检测装置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打磨压力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警报器、离心气体压力装置、打磨降温装置、温度过高警报结构,所述检测警报器与驱动器电连接,所述离心气体压力装置安装于打磨降温装置的上表面并与检测警报器上端相连接,所述温度过高警报结构的上表面与检测警报器的下表面相贴合并且温度过高警报结构下端嵌入安装于打磨降温装置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离心气体压力装置包括触点导杆、气腔、导气管、气囊,所述触点导杆的左端嵌入安装于气腔中并且过盈配合,所述气腔通过导气管与气囊相连接,所述气囊安装于打磨压力检测装置的上方并且气囊的外表面与打磨压力检测装置上表面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打磨降温装置包括连接轴、固定块、压电环、电介质、导线、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所述固定块设有多个环形分布在连接轴的外表面并且与连接轴通过电焊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压电环安装于电介质的上方并且压电环的上表面与固定块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电介质通过导线与N型半导体电连接,所述N型半导体与P型半导体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温度过高警报结构包括隔温板、导温板、热敏铁氧体、衔铁、触点架、二级触点架、弹簧座,所述隔温板的下表面与打磨砂轮的上表面相贴合并且隔温板的上表面与热敏铁氧体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衔铁安装于触点架的下方并且与触点架固定连接,所述二级触点架与检测警报器电连接,所述弹簧座设有两个对称安装于衔铁两侧并且与触点架的下表面通过电焊方式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云雅,未经邹云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56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湿敏元件的电子雾化设备及其防干烧控制方法
- 下一篇:沉井的助沉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