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硅晶须增强的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5228.6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5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鄢文;吴晗;周文英;陈哲;李亚伟;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8 | 分类号: | C04B38/08;C04B35/66;C04B35/443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硅晶须 增强 尖晶石 透气 耐火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氮化硅晶须增强的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是:
步骤1、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的制备
步骤1.1、以33~39wt%的菱镁矿细粉、56~65wt%的氢氧化铝细粉和2~5wt%的木屑细粉为原料,将所述原料置于混料机中,混合2~6小时;再向所述混料机加入所述原料4~12wt%的结合剂,搅拌30~40分钟,得到混合料;
所述木屑细粉的粒径<75μm;
步骤1.2、制备三种球形坯体
将所述混合料置于造粒机内,加入所述混合料2~8wt%的水,在造粒机转速为4转/分钟的条件下喷雾,制得粒径为4.5±0.3mm的球形坯体I;
将所述混合料置于造粒机内,加入所述混合料2~8wt%的水,在造粒机转速为12转/分钟的条件下喷雾,制得粒径为1.8±0.3mm的球形坯体II;
将所述混合料置于造粒机内,加入所述混合料2~8wt%的水,在造粒机转速为18转/分钟的条件下喷雾,制得粒径为0.7±0.2mm的球形坯体III;
步骤1.3、将所述球形坯体I放入旋转干燥筒中,在110~130℃的条件下干燥11~18小时;以1~3℃/min的速率升温至300~350℃,保温1~3小时,然后以1~3℃/min的速率升温至670~750℃,保温1~2小时,再以4~8°C/min的速率继续升温至1600~1750℃,保温3~8小时,随炉冷却,制得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I;
按照本步骤所述制备方法,分别将所述球形坯体II和球形坯体III制得对应的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II和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III;
本步骤制备的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I的性能:显气孔率为30~40%;体积密度为2.11~2.46g/cm3;孔径分布为双峰,大孔峰为45~65μm,小孔峰为8~16μm;物相组成为镁铝尖晶石;
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II和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III与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I的所述性能相同;
步骤2、改性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的制备
步骤2.1、按去离子水∶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5~5.5)配料,将所述去离子水和所述催化剂置于搅拌机中,搅拌5~10min,得到改性溶液;
步骤2.2、将所述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I∶改性溶液质量比为100∶(38~43),将所述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I置于真空装置中,抽真空至1.9~2.1kPa,再加入所述改性溶液,静置15~30min,关闭抽真空系统,在110~150℃干燥24~36h,得到改性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I;
按照本步骤所述制备方法,分别将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II和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III制得对应的改性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II和改性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III;
步骤3、氮化硅晶须增强的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的制备
以15~21wt%的改性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I、30~39wt%的改性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II和17~24wt%的改性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III为骨料,以2~4wt%的镁砂细粉、3~6wt%的刚玉细粉、3~8wt%的单质硅粉和8~20wt%的尖晶石细粉为基质;
先将所述骨料置于搅拌器内,混合均匀,加入所述骨料和所述基质之和0.1~0.5wt%的所述催化剂,搅拌均匀,再加入所述骨料和所述基质之和3~7wt%的亚硫酸纸浆废液,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基质,搅拌均匀;然后在110~150MPa条件下压制成型,于110℃条件下干燥12~36小时,然后在N2分压为1atm、O2分压小于1.0×10-14.4Pa和CO分压小于1.0×10-6.4Pa的气氛条件下以2~6°C/min的速率升温至1400~1600°C,保温3~7小时,冷却,制得氮化硅晶须增强的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硅晶须增强的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菱镁矿细粉的粒径<88μm;所述菱镁矿细粉的MgO含量≥44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52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