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灯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25051.X | 申请日: | 2021-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6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贾文健;王国建;陈明;魏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V5/08;F21V5/04;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王西江 |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灯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明灯具,照明灯具,包括:壳体,壳体包括顶部安装板、底部出光板和侧板,顶部安装板与底部出光板间隔设置,侧板设置在顶部安装板和底部出光板之间,顶部安装板、底部出光板和侧板围成安装腔;扩散板,设置在安装腔内,扩散板位于顶部安装板和底部出光板之间;第一发光组件,设置在安装腔内,第一发光组件的出光部朝向扩散板设置,第一发光组件用于发出蓝光;第二发光组件,设置在安装腔内,第二发光组件的出光部朝向壳体的平行光透光区设置,壳体的平行光透光区位于侧板或底部出光板上,第二发光组件用于发出平行光。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模拟天空效果的照明灯具的厚度较厚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照明灯具光源以白光、黄光及RGB彩光为主,实际使用状态较为单调。尤其是在一些无窗环境(比如储藏室、地下室、会议室等),虽然有照明光源,但照明灯具一般无法模拟出自然状态下蓝天的效果,会给人以较重的压抑感。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模仿天空效果的灯具,大多是通过将一个光源进行反射或者直射出光,以实现蓝天及照射光斑的效果。这样,需要通过透镜结构对光线进行较多的调整,透镜结构复杂,使得整机结构没法做太薄,也严重限制了此类灯具的安装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灯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模拟天空效果的照明灯具的厚度较厚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明灯具,包括:壳体,壳体包括顶部安装板、底部出光板和侧板,顶部安装板与底部出光板间隔设置,侧板设置在顶部安装板和底部出光板之间,顶部安装板、底部出光板和侧板围成安装腔;扩散板,设置在安装腔内,扩散板位于顶部安装板和底部出光板之间;第一发光组件,设置在安装腔内,第一发光组件的出光部朝向扩散板设置,第一发光组件用于发出蓝光;第二发光组件,设置在安装腔内,第二发光组件的出光部朝向壳体的平行光透光区设置,壳体的平行光透光区位于侧板或底部出光板上,第二发光组件用于发出平行光。
进一步地,第一发光组件设置在顶部安装板和扩散板之间;或者,第一发光组件设置在扩散板的侧部。
进一步地,第一发光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发光件,多个第一发光件间隔设置在顶部安装板上,相邻两个第一发光件之间的距离为d,d<150mm。
进一步地,第一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发光结构,多个发光结构间隔设置在顶部安装板上,各个发光结构均包括第一发光件和散光元件,第一发光件与散光元件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散光元件的光束角为α,α大于第一发光件的光束角。
进一步地,第二发光组件包括:第二发光件;聚光透镜,第二发光件的出光部朝向聚光透镜设置。
进一步地,聚光透镜的光束角为β,β≤36°。
进一步地,扩散板与侧板间隔设置,第二发光组件设置在扩散板和侧板之间的间隙处,第二发光组件的出光部朝向侧板设置,侧板由透明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间隔设置在顶部安装板上,第一发光组件的出光部和第二发光组件的出光部均朝向底部出光板设置。
进一步地,扩散板具有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第一出光区与第一发光组件的出光部相对设置,第二出光区与第二发光组件的出光部相对设置,第二出光区由透明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50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