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起球高强型衣物整理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4951.2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6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谭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玫晖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46 | 分类号: | D06M11/46;D06M15/15;D06M15/333;D06M1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起球 高强 衣物 整理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起球高强型衣物整理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本发明采用了具有还原效应的材料与羊毛角蛋白提取物进行配合,由于角蛋白在纤维表面良好的成膜性,修复了被破坏了鳞片层的羊毛纤维表面,使纤维表面更加得光滑,顺、逆向摩擦系数明显减小,有效的减少羊毛纤维的定向摩擦效应,在整理的过程中,还原剂对纤维的破坏程度是降低纤维定向摩擦效应的主要因素,同时,本发明技术方案还将丝素蛋白纤维添加至整理剂中,通过纤维材料之间有效缠结和结合,包覆成膜结构后,改善材料的结合强度,对纤维之间的结合起到了支撑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起球高强型衣物整理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织物的起毛起球是指织物在服用过程中受到弯曲、拉伸和各种外界摩擦作用,纤维的尾端浮于织物的表面而缠结成小球的现象。织物经过各种摩擦后,表面的,纤维末端由于摩擦滑动而松散,从而露出织物,在织物表面呈现出许多毛茸,即,为“起毛”若这些毛茸在继续服用中不能及时脱落,就互相纠缠在一起,被揉,成许多球形小粒,而依附在织物表面上,通常称为“起球”。起毛起球是织物表,面形状变化的主要特性之一。为了改善纯毛织物的抗起毛起球能力,人们尝试选择了各种物理化学方法来,克服毛织物的这个弱点主要可分为减量法和增量法两种方法。然而传统的整理,工艺都存在着一些缺点,如破坏了羊毛结构,使织物外观、柔和性及保暖性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也严重的污染环境,甚至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危害。
现有环境下,主要采用以下手法对其进行改良:
(1)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已经成功地用于纺织品的许多方面。毛织物用蛋白酶处理,后可以降低起毛起球倾向,改善光泽和柔软性。羊毛用蛋白酶处理时,酶首先对鳞,片和皮质层之间的胞间物质作用,使胞间物质分解,局部的鳞片层凸出呈剥离之,势。随着处理的进行,鳞片脱落,皮质层逐渐暴露,最后鳞片显著剥落,皮质层进一,步暴露,纤维结构松弛。由于鳞片层对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毛,织物经蛋白酶作用后除重量减轻、强度下降外,染色和缩绒性能都会发生改变,就抗起毛起球效果而言,碱性蛋白酶高于中性蛋白酶,而且碱性越强,抗起毛起球,效果越好。蛋白酶对羊毛防毡缩抗起球作用的机理是毛纤维角质层在酶的作用下,降解,特别是二硫键断裂成亲水性基团,对鳞片的软化具有重要影响.,
(2)溶胶一凝胶技术是最近十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是以无机盐或,金属醇盐为前驱物,经水解缩聚逐渐凝胶化及相应的后处理而得到所需的材料,经低温化学手段在相当小的尺寸范围内剪裁和控制材料的显微结构,使均匀性达,到亚微米级、纳米级甚至分子级水平。影响溶胶一凝胶法形成的材料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前驱体、溶胶一凝胶过程参数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值、酸和碱的种类以及阴离子等,结构模板剂及后处理过程参数等。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前驱物或醇盐的形态是控制胶体行为及纳米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利用有机大分子作模板剂控制纳米材料的结构是近年来溶胶一凝胶化学,发展的新动向,通过调变聚合物的大小和修饰胶体颗粒表面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溶胶一凝胶可在低温下制备纯度高、粒径分布均匀、化学活性,大的单组分或多组分分子级混合物,以及可制备传统方法不能或难以制备的产物,等优点,且反应物种多、过程易控制,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溶胶一凝胶,法将聚氨酷,涂覆在羊绒针织物表面起到抗起球效果。这种方法有利于生态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是现有的方案中,仅仅只是对织物的起球性能进行考量,无法兼顾整理后纤维材料的强度,同时其牢固程度不佳,导致整理时效性不强,所以对其进行充分的全方位的制备和改良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整理织物起球的方案,仅仅只是对织物的起球性能进行考量,无法兼顾整理后纤维材料的强度,同时其牢固程度不佳,导致整理时效性不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抗起球高强型衣物整理剂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玫晖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玫晖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49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