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土自动化制样生产线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4432.6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9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峰;张庆华;张鑫;王博;杨涛;朱国承;骆建文;王治军;张巧生;白兰;卢峰;张玉强;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G01N33/2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赵娇 |
地址: | 71001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生产线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土自动化制样生产线及生产方法,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对制样盒进行对齐、夹持、拆盖、端面土切除、样品切割、装环取样等关键动作自动化控制的生产线,代替了实验室传统复杂、低效的人工手动的原土制样过程,实现了自动对齐、夹持、拆盖、端面土自动切除、样品切割与装环取样,减少了人工干预,实现原土制样过程的自动化,为后续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相比人工制样效率提高100%,降低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环境污染,大大提高了原土试样的制样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勘探与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土自动化制样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地质勘探的目的是进一步查明地表以下工程地质情况,如岩土层的空间分布及变化情况、地下水的埋深和类型以及对岩土参数开展原位测试时需要进行的工作。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过程中,土工实验是最为有效的测试手段,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对整个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试验样品的好坏则是土工试验结果的关键要素。土工试验原有流程为现场取样、实验室制样(制作试验样品)、实验室试验。制样是土样运输到实验室后,打开包装,取出土样,按照规定的形状对土样进行加工,使其满足后试验的进一步要求,制样过程中需要保证土样样品的原状性、真实性。目前制样过程的对齐夹持、开样、切割、运输各个阶段均为手工作业,且无流水线,制样效率低下,因此研发一种原土自动化制样生产线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原土自动化制样生产线及生产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原土自动化制样生产线,包括制样盒、夹持装置、对齐装置、拆盖装置、切割采样装置、运输导轨和控制组件,其中对齐装置、拆盖装置和切割采样装置依次设置,所述对齐装置包括两个对齐组件,拆盖装置包括两个拆盖组件,切割采样装置包括推杆组件、采样组件和切割组件,所述夹持装置将制样盒夹持,运输导轨上端面设置有齿形轨道,夹持装置下端面固定有齿轮电机,齿轮电机与齿形轨道相配合,所述两个对齐组件分别固定于运输导轨两侧,两个对齐组件的中心连线与运输导轨的径向线平行,并且两个对齐组件之间的距离与制样盒的轴向尺寸相同,所述两个拆盖组件分别固定于运输导轨两侧,并且两个拆盖组件的中心连线与运输导轨的径向线平行,所述两个拆盖组件到运输导轨的距离相同,所述推杆组件设置于运输导轨宽度方向一侧,采样组件设置于运输导轨宽度方向另一侧,并且切割组件设置于运输导轨和采样组件之间,所述推杆组件和采样组件的中心连线与运输导轨的径向线平行,所述推杆组件、采样组件、两个对齐组件、两个拆盖组件中心均与制样盒中心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推杆组件、采样组件、切割组件、两个对齐组件、两个拆盖组件、齿轮电机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底座、上夹头、夹持推杆和推杆齿轮电机,夹持推杆下端固定于底座上端面一侧,所述上夹头一端设置有安装孔,其中安装孔一侧固定有推杆齿轮电机,所述夹持推杆上端穿过安装孔,其中夹持推杆靠近推杆齿轮电机的一侧设置有齿形轨道,推杆齿轮电机与齿形轨道相配合;底座下端为矩形结构,底座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U型槽,其中U型槽与制样盒外壁相配合;所述上夹头上端为矩形结构,上夹头下端中间位置设置有U型槽,其中U型槽与制样盒外壁相配合,所述推杆齿轮电机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对齐组件包括对齐挡板、对齐轴和对齐电机,其中对齐电机连接对齐轴,对齐挡板一端固定于对齐轴上,所述两个对齐组件的对齐轴分别与运输导轨的轴线平行,并且两个对齐轴位置相对应,所述两个对齐轴之间的距离与制样盒的轴向尺寸相同,并且两个对齐轴到运输导轨的距离相同,所述对齐电机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夹持装置下端面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位置传感器,两个对齐组件的对齐挡板中心连线的运输导轨上设置有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4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