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材料薄膜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24318.3 | 申请日: | 2021-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7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5/02 | 分类号: | C25D5/02;C25D9/04;C25D9/02;H01L51/56;H01L51/50;H01L27/32;G09F9/30;G09F9/33;B82Y30/00;B82Y40/00;B82Y20/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远明 |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材料 薄膜 制作方法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纳米材料薄膜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该纳米材料薄膜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提供第一溶液,第一溶液包括具有第一电性的第一纳米材料;提供电源,电源的两极分别与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电连接以使第一电极具有第一电性,第二电极具有第二电性,使得第二电极上形成第一纳米材料层。本发明利用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产生的电场驱动带电荷的纳米材料在电场中运动和聚集,获得均匀沉积的图案化的纳米材料薄膜,实现了图案化的纳米材料薄膜的大规模生产,有利于纳米材料薄膜的工业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材料薄膜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纳米发光材料,如量子点等,具备小尺寸、高能量转换效率等特点,且亮度高、发射窄、发光颜色可调、稳定性好,是近年来最具潜力的应用于显示技术的材料。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纳米材料(如量子点)的图案化主要采用喷墨打印或光刻制程,喷墨打印对于墨水要求过高,目前难以实现成熟稳定的量产且重复性差,而光刻制程涉及加热、紫外固化、显影液冲洗等步骤,影响量子点稳定性,导致纳米材料在显示技术领域的应用受限。
因此,亟需一种纳米材料薄膜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材料薄膜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用于解决纳米材料(如量子点)的图案化受制于制程工艺导致其在显示技术领域应用受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纳米材料薄膜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
提供第一溶液,所述第一溶液包括具有第一电性的第一纳米材料;
提供电源,所述电源的两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具有所述第一电性,所述第二电极具有第二电性,使得所述第二电极上形成第一纳米材料层。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电极上形成第一纳米材料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提供第二溶液,所述第二溶液包括具有所述第二电性的第二纳米材料,使得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第二纳米材料层。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电极上形成第一纳米材料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提供第三溶液,所述第三溶液包括具有所述第一电性的第三纳米材料;
互换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电性,使得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第三纳米材料层。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电极上形成第一纳米材料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提供第四溶液,所述第四溶液包括具有所述第一电性或所述第二电性的第四纳米材料;
提供与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绝缘的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具有所述第一电性或所述第二电性,使得在所述第三电极上形成第四纳米材料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的两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三电极具有所述第二电性;或者,
所述电源的两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极以及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三电极具有所述第一电性。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及所述第三电极的步骤,包括:
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电极材料层;
图案化处理所述电极材料层以形成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以及所述第三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43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