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大机油回油的活塞及活塞环的组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4194.9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韦良锦;苏怀林;张锦;韦莹;包毅;蒙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3/00 | 分类号: | F02F3/00;F02F5/00;F16J9/20;F16J9/26 |
代理公司: | 深圳腾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0 | 代理人: | 王娟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大 机油 活塞 活塞环 组合 结构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加大机油回油的活塞及活塞环的组合结构,用于解决气体机由于长时间怠速运行时造成的机油倒吸现象。包括:活塞本体,活塞环组件和缸套;活塞环组件包括第一道环、第二道环以及第三道环,第一道环用于保持活塞本体与缸套之间的密封,第二道环和第三道环用于刮落附着于所述缸套的上的机油;活塞本体内置于缸套中,第一道环、第二道环以及第三道环依次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嵌入在活塞本体的活塞环槽内;第二道环为鼻型环结构;活塞本体的刮油环槽底部的活塞环岸的外端开设有轴向回油孔,轴向回油孔用于增加轴向回油面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大机油回油的活塞及活塞环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活塞环是燃油发动机内部的核心部件,它和气缸,活塞,气缸壁等一起完成燃油气体的密封。按照功能分类,活塞环分为两种:压缩环和机油环。压缩环可用来密封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体;机油环则用来刮除汽缸上多余的机油。活塞环是一种具有较大的向外扩张变形的金属弹性环,被嵌入活塞槽沟内部,往复和旋转运动的活塞环,依靠气体或液体的压力差,在环外圆面和气缸以及环和环槽的一个槽面之间形成密封。
气体机在怠速运行时为了节省能耗,节气门开度很小,由于缸内气体燃烧不好,会造成燃烧室内形成较大的负压,如果气体机怠速时间很长,就会产生机油倒吸现象,同时也会加大PN值的排放。目前,通常会从活塞环的密封结构,或者活塞环的耐磨性去降低窜油情况的发生概率,但是这两种解决方案通常只能解决燃气发动机在负压小于-50kpa且怠速时间较短时,曲轴箱内的机油上窜到燃烧室的问题,如果发动机怠速运行持续时间进一步拉长,或者燃烧室内的负压再进一步降低,就很难满足密封和排放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大机油回油的活塞及活塞环的组合结构,用于解决气体机由于长时间怠速运行时造成的机油倒吸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大机油回油的活塞及活塞环的组合结构,包括:活塞本体1,活塞环组件2和缸套3;
所述活塞环组件包括第一道环、第二道环以及第三道环,所述第一道环用于保持活塞本体与所述缸套之间的密封,所述第二道环和所述第三道环用于刮落附着于所述缸套的气缸壁上的机油;
所述活塞本体内置于所述缸套中,所述第一道环、所述第二道环以及所述第三道环依次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嵌入在所述活塞本体的活塞环槽内;
所述第二道环为鼻型环结构;
所述活塞本体的刮油环槽底部的活塞环岸的外端开设有轴向回油孔,所述轴向回油孔用于增加轴向回油面积。
可选的,所述第一道环和活塞环槽的侧向间隙距离为0.08mm~0.14mm,所述第二道环和活塞环槽的侧向间隙距离为0.06mm~0.1mm,所述第三道环和活塞环槽的侧向间隙距离为0.04mm~0.08mm;
可选的,所述活塞本体的活塞环岸外端面与所述缸套之间的间隙距离为0.3mm。
可选的,所述轴向回油孔数量为6~8个。
可选的,所述第一道环的开口为阶梯口形状。
可选的,所述活塞环组件的活塞环本体与所述缸套接触部分的外圆表面设置有半镶嵌结构涂层,所述半镶嵌结构涂层用于增加活塞环的耐磨性能。
可选的,所述轴向回油孔为弧形结构,所述轴向回油孔的开口背对所述活塞本体的内侧面。
可选的,所述半镶嵌结构涂层为耐磨镀铬涂层。
可选的,所述轴向回油孔的开口直径为4mm~8mm。
可选的,所述轴向回油孔为半圆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41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