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综合舒适度的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23915.4 | 申请日: | 2021-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3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梁安琪;李香龙;曾爽;丁屹峰;段大鹏;邢其敬;邱明泉;陈平;马麟;牛焕娜;葛绪伍;李宗晟;段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5;G06N3/00;G06Q10/04;G06Q10/06;G06Q30/02;G06Q50/06;G06Q50/08;G06F111/04;G06F11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程琛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综合 舒适 建筑 温控 负荷 优化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面向综合舒适度的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面向综合舒适度的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模型;其中,所述建筑温控负荷优化模型以所述综合舒适度最大为目标,以所述建筑内温控负荷的运行功率约束和体感舒适度约束为约束条件,所述综合舒适度根据体感舒适度和经济舒适度确定,所述经济舒适度根据所述建筑内负荷参与用电调控后的节电费用和经济补偿确定,所述体感舒适度根据建筑内室内空间的室内温度确定;
基于小生境粒子群算法对所述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将所述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模型的最优解作为各温控负荷在预设时段中各时段的最优用电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综合舒适度的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maxF3=ω1F1day+ω2F2;
其中,maxF3为目标函数,F3为综合舒适度,F1day为建筑内所有温控负荷在预设时段内参与用电调控后的体感舒适度的总和,F2为经济舒适度,ω1和ω2为权重系数;
其中,
其中,j为所述建筑内第j个室内空间,J为所述建筑内室内空间的总数量,t1为所述预设时段中任一第一预设时段,t2为所述预设时段中任一第二预设时段,Tpeak为预设时段内第一预设时段的数量,Tvalley为预设时段内第二预设时段的数量,αj,t1和αj,t2为权重系数,F1j,t1和F1j,t2分别为第j个室内空间在t1时段和t2时段的体感舒适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综合舒适度的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感舒适度根据建筑内室内空间的室内温度确定的公式为:
其中,F1t为t时段的体感舒适度,ETt为t时段的有效温度指数;
其中,
其中,ETt为t时段的有效温度指数,Tt为所述建筑内室内空间在t时段的室内温度,RHt为所述室内空间在t时段的相对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中国农业大学,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39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