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高性能全再生骨料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3588.2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7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萍;龚亦凡;徐辉;邱鈺峰;沈云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22;C04B18/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性能 再生 骨料 砂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全再生骨料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全再生骨料砂浆原料包括水泥、再生砖细骨料、再生混凝土细骨料、废弃橡胶颗粒和水,其中,水泥、再生砖细骨料、再生混凝土细骨料和废弃橡胶颗粒四者所占固体总质量的百分比含量为:水泥16%‑25%、再生砖细骨料14%‑17%、再生混凝土细骨料57%‑65%、废弃橡胶颗粒1%‑3%;其中,水占水泥用量的比重为60%‑130%。本发明使用的细骨料由废弃砖、废弃混凝土和废弃橡胶经破碎、筛分而得,利用骨料自身特性对再生砂浆技术性能进行改良,解决了传统再生砂浆流动性差、耐久性差等问题,实现固体废弃物的高效资源化利用,环境和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的一种再生骨料砂浆,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高性能全再生骨料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砂、石等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与此同时,大批不满足发展需求的建筑正在或面临拆迁,产生了大量的拆除垃圾。据估算,我国每年产生的拆除垃圾约为15.5~25.5亿吨,积存未处理的拆除垃圾也达200多亿吨。目前,我国拆除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极低,不足10%,资源化利用途径大多为制备再生骨料用于生产再生混凝土、再生砂浆或用于道路稳定层等。其中将再生细骨料用于制备建筑砂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再生细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骨料制备建筑砂浆的研究,由于再生骨料技术性能的先天缺陷,导致再生砂浆技术性能明显劣于普通砂浆。与普通砂浆相比,再生砂浆存在流动性较差、抗压抗折强度低以及耐久性差等问题,这一系列缺陷限制了再生砂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为了将再生砂浆更好的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对再生砂浆的技术性能进行改良亟不可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再生砂浆流动性差、耐久性差等问题,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性能全再生骨料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低成本高性能全再生骨料砂浆
本发明的低成本高性能全再生骨料砂浆的原料包括水泥、再生砖细骨料、再生混凝土细骨料、废弃橡胶颗粒和水,其中,水泥、再生砖细骨料、再生混凝土细骨料和废弃橡胶颗粒四者所占固体总质量的百分比含量为:水泥16%-25%、再生砖细骨料14%-17%、再生混凝土细骨料57%-65%、废弃橡胶颗粒1%-3%;其中,水占水泥用量的比重为60%-130%。
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
所述再生砖细骨料由废弃砖经破碎、筛分而得,粒径范围为0.075-4.75mm,级配良好,细度模数为2.0-2.9,再生砖细骨料的高吸水率可以起到保水、降低泌水、内养护的作用。
所述再生混凝土细骨料由废弃混凝土经破碎、筛分而得,粒径范围为0-4.75mm,级配良好,细度模数为2.0-2.9,再生混凝土细骨料内部含有未水化水泥组分,其继续水化可以起到增加砂浆强度的作用。
所述废弃砖和废弃混凝土均来自建筑拆除工程所得。
所述废弃橡胶颗粒由废旧轮胎破碎制得,废弃橡胶颗粒的粒径范围为2.36-4.75mm,废弃橡胶颗粒具有延展性、引气性和憎水性,可以起到消散砂浆内部集中应力、改善耐久性、增加流动性的作用。
二、低成本高性能全再生骨料砂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泥、再生砖细骨料、再生混凝土细骨料和废弃橡胶颗粒按比例进行配料,其中水泥、再生砖细骨料、再生混凝土细骨料和废弃橡胶颗粒四者所占固体总质量的百分比含量为:水泥16%-25%、再生砖细骨料14%-17%、再生混凝土细骨料57%-65%、废弃橡胶颗粒1%-3%;其中,水占水泥用量的比重为60%-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3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