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抗弯拉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及其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3505.X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4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熊国军;孙旻;左建平;冉岸绿;吴剑秋;袁青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E02D17/04;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抗弯拉 地下 连续 施工 方法 及其 构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抗弯拉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及其构造,该构造包括:设于基坑侧壁的工字钢接头;先浇墙幅,位于所述工字钢接头的一侧,所述先浇墙幅内设有先浇墙幅钢筋笼;位于所述工字钢接头另一侧的后浇墙幅,所述后浇墙幅内设有后浇墙幅钢筋笼;设于所述先浇墙幅和所述后浇墙幅靠近基坑一侧的后浇区块,所述工字钢接头的腹板上设有穿孔,所述后浇区块穿设于所述穿孔内且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先浇墙幅和所述后浇墙幅内,所述后浇区块内设有后布钢筋网架。本发明将各墙幅连接成可抗弯拉的完整墙体,使各墙幅的水平分布钢筋成为受力钢筋,实现双向传力机制,从而可减少竖向配筋量,节约成本,同时也强化了接缝处的防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抗弯拉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及其构造。
背景技术
在超深地下空间开发中,超深基坑日益普遍,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加,基坑的“深宽比”越发趋于双向板受力的尺寸范围(1/3~1),围护结构受力中的空间效应随之凸显。与浅基坑中的单向受力(竖向)相比,超深基坑围护结构的荷载体现出双向受力(竖向与横向)的状态。但地下连续墙分幅绑扎钢筋、吊装与浇筑的施工方式决定了墙幅接缝处的横向钢筋难以贯通,而现有的各种接头构造均只考虑防水的需要,并无考虑受力的需求。这就导致了两种结果:一方面,需要设置更强、更密的内支撑将围护墙分隔为的“深宽比”较小的区块,达到单向受力(竖向)的要求;另一方面,各墙幅水平方向已配置的钢筋起不到受力的作用,无法分担荷载,既是一种浪费,更导致超深基坑围护结构竖向配筋更加密集,不利于浇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抗弯拉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及其构造,将相邻墙幅连接成可抗弯拉的完整墙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抗弯拉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于地下连续墙墙幅的工字钢接头的腹板上切割出穿孔,所述穿孔靠近所述工字钢接头其中一侧的翼缘板设置;
于工字钢接头的一侧绑扎与所述工字钢接头焊接固定的先浇墙幅钢筋笼,在绑扎所述先浇墙幅钢筋笼的同时于所述先浇墙幅钢筋笼内固定安装一端封堵于所述穿孔的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的一侧延伸出所述先浇墙幅钢筋笼安装时靠近待挖基坑的一侧;
吊装所述先浇墙幅钢筋笼至地下槽内,使所述先浇墙幅钢筋笼安装有所述第一模具的一侧朝向待挖基坑,并进行浇筑;
绑扎后浇墙幅钢筋笼,同时于所述后浇墙幅钢筋笼安装时靠近所述工字钢接头的一端固定安装与所述穿孔位置对应且位于所述后浇墙幅钢筋笼内的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的一侧延伸出所述后浇墙幅钢筋笼安装时靠近所述待挖基坑的一侧;
吊装所述后浇墙幅钢筋笼至所述地下槽内,使所述后浇墙幅钢筋笼安装有所述第二模具的一侧朝向所述待挖基坑,并进行浇筑;
开挖所述待挖基坑,开挖至露出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时拆除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形成后浇空腔;
于所述后浇空腔内安装后布钢筋网架;
于所述后浇空腔的外侧安装浇筑模板并进行浇筑。
可选地,所述工字钢接头上设有以一定间距竖向排列的多个所述穿孔;
在绑扎所述先浇墙幅钢筋笼和所述后浇墙幅钢筋笼时分别安装与所述穿孔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模具和多个所述第二模具;
在开挖所述待挖基坑时,随着开挖的进行,对每露出的一组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进行拆除,并进行安装所述后布钢筋网架以及浇筑施工。
可选地,所述第一模具包括抵靠于所述穿孔上的第一泡沫块以及固设于所述第一泡沫块远离所述穿孔一端的第二泡沫块,所述第二泡沫块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泡沫块的宽度构成呈T字型结构的第一模具;在绑扎所述先浇墙幅钢筋笼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35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