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溢流阀壳体铸造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3437.7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8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圳慧;朱轶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圳慧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4;B24B41/06;B24B55/06;B24B5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溢流 壳体 铸造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溢流阀壳体铸造成型工艺,包括包括框体、固定装置、打磨装置和废料收集框,所述的框体的内部下端面上滑动放置有废料收集框,废料收集框的上方设置有打磨装置,打磨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固定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溢流阀壳体在打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a.通过人工利用打磨机械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打磨强度较高,时耗较长,打磨效率较低,从而导致壳体制造周期较长;b.人工手动打磨时会因壳体表面凹凸不平导致打磨过程较为困难,可能出现凹凸处未能打磨的情况发生,导致打磨效果较差,从而降低了溢流阀壳体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溢流阀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溢流阀壳体铸造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溢流阀是一种液压压力控制阀,在液压设备中主要起定压溢流、稳压、系统卸荷和安全保护作用。溢流阀在生产制造出来后,需要对其壳体外表面进行打磨处理,除去其表面多余的毛刺,从而有利于后续喷涂保护层。
目前,现有的溢流阀壳体在打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a.通过人工利用打磨机械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打磨强度较高,时耗较长,打磨效率较低,从而导致壳体制造周期较长;b.人工手动打磨时会因壳体表面凹凸不平导致打磨过程较为困难,可能出现凹凸处未能打磨的情况发生,导致打磨效果较差,从而降低了溢流阀壳体的生产质量。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溢流阀壳体在打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a.通过人工利用打磨机械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打磨强度较高,时耗较长,打磨效率较低,从而导致壳体制造周期较长;b.人工手动打磨时会因壳体表面凹凸不平导致打磨过程较为困难,可能出现凹凸处未能打磨的情况发生,导致打磨效果较差,从而降低了溢流阀壳体的生产质量。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溢流阀壳体铸造成型工艺,其使用了一种溢流阀壳体铸造成型设备,该溢流阀壳体铸造成型设备包括框体、固定装置、打磨装置和废料收集框,采用上述溢流阀壳体铸造成型设备对溢流阀壳体进行处理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
S1、设备检查:在启用该溢流阀壳体铸造成型设备之前,通过设备检查人员对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该溢流阀壳体铸造成型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S2、上料夹紧:通过人工将需要打磨的溢流阀壳体竖直放置到固定装置上,通过固定装置从其上端内部进行撑紧固定;
S3、打磨处理:通过打磨装置对固定装置上撑紧的溢流阀壳体的外表面进行打磨处理,通过废料收集框对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
S4、下料处理:待上述S3完成后,通过人工将完成打磨的溢流阀壳体从固定装置上取下并集中进行码放,同时对废料收集框进行清洁处理;
其中,所述的框体的内部下端面上滑动放置有废料收集框,废料收集框的上方设置有打磨装置,打磨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固定装置;
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滑轴、电动滑块、凹型架、限位杆、限位滚珠、转动机构、凹形圆盘、移动机构和内撑机构,其中所述的框体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滑轴,滑轴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框体的前后侧壁上,滑轴上安装有电动滑块,电动滑块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凹型架,凹型架的开口朝下,凹型架的下端内侧壁上从前至后均匀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内端滑动安装有限位滚珠,凹型架的内部下端面上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凹形圆盘,凹形圆盘的开口朝下,凹形圆盘的外侧壁中部开设有圆形滑槽,限位滚珠滑动安装在圆形滑槽内,凹形圆盘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内撑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圳慧,未经周圳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3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施工用的分料机
- 下一篇:一种移动平推式玻璃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