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伤口清洗护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23280.8 | 申请日: | 2021-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1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鲍子雨;王玉春;张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娟 |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张建宏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禹***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伤口 清洗 护具 | ||
一次性伤口清洗护具,它具有由贴片和环状的气囊构成清洗盆,贴片与气囊的底部相连将其下端口封闭,贴片上靠近气囊内侧的部位处开有排液口,在排液口的下方设有一漏斗,漏斗与贴片的底部相连,在贴片的底部附着有粘贴胶片。使用本伤口清洗护具时,用剪刀在贴片及粘贴胶片上裁剪出大于伤口的窗口,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待消毒液干后,将粘贴胶片贴附在伤口周边,使伤口露出在窗口中,且使贴片上的排液口处在最低点,清洗盆的固定完成。完成清洗盆在人体上的固定后,使气囊呈充盈状态,即可对伤口进行清洗,清洗伤口后的残留清洗液可进入排液口,并沿漏斗排出、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伤口清洗护具。
背景技术
在治疗患者躯干上的伤口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伤口进行清洗。目前,没有专门用于清洗伤口时的防护装置,医护人员在清洗患者的伤口时,需要不断的清理流淌的洗液,导致清洗的工作量增加;尤其是在使用冲洗枪时,液体飞溅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伤口清洗护具,使用该伤口清洗护具,可避免清洗液四处流淌或飞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一次性伤口清洗护具,它具有由贴片和环状的气囊构成清洗盆,贴片与气囊的底部相连将其下端口封闭,贴片上靠近气囊内侧的部位处开有排液口,在排液口的下方设有一漏斗,漏斗与贴片的底部相连,在贴片的底部附着有粘贴胶片。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伤口清洗护具时,用剪刀在贴片及粘贴胶片上裁剪出大于伤口的窗口,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待消毒液干后,将粘贴胶片贴附在伤口周边,使伤口露出在窗口中,且使贴片上的排液口处在最低点,清洗盆的固定完成。完成清洗盆在人体上的固定后,使气囊呈充盈状态,即可对伤口进行清洗,清洗伤口后的残留清洗液可进入排液口,并沿漏斗排出、收集。
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它可避免清洗伤口过程中清洗液的随意流淌或飞溅,为清洗伤口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正面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图2
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性伤口清洗护具具有由贴片3和环状的气囊4构成清洗盆,贴片3与气囊4的底部相连将其下端口封闭,贴片3上靠近气囊4内侧的部位处开有排液口3a,在排液口3a的下方设有一漏斗1,漏斗1与贴片3的底部相连,在贴片1的底部附着有粘贴胶片7。
本实施例中,气囊4上接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一进气管5,第一进气管5的前端接有第一气嘴6,漏斗1进口端的边沿内充填有支撑圈2,漏斗1的出口端接有一段排液管8。
上述的支撑圈2为具有可塑性的材料,如铁丝、铜丝等。漏斗1、气囊4、贴片3及排液管8的材质为透明塑料薄膜,粘贴胶片7为不干胶贴纸,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洗护具用于常规的手工操作清洗。
参见图3
本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气囊4的上端口中装有一呈锥形的密封罩12,密封罩12的上端装有一与其内腔相通的加注嘴11,密封罩12的底端边沿具有空心的密封圈12a,密封圈12a上接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二进气管9,第二进气管9的前端接有第二气嘴10,充盈状态下的密封圈12a与气囊4过盈配合。通过普通打气筒或气压止血带机与第一气嘴6及第二气嘴10相接即可将气囊4及密封圈12a充盈。另外,密封罩12及其密封圈12a的材质为透明塑料薄膜。
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洗护具用于用冲洗枪冲洗,使用时,清洗盆在人体上的固定,密封罩12与气囊4充盈、且两者间固定后,将冲洗枪塞入加注嘴11,即可对伤口进行冲洗,透明的密封罩12可以方便观察冲洗情况。
图 1至图3所示的本清洗护具为使用状态,在该状态下,密封圈12a与气囊4为充盈状态;将密封圈12a及气囊4中充有的气体排放,可便于本清洗护具的存放。另外,可在贴片3的正面或粘贴胶片7的底面上印刷出刻度,这样,可根据刻度提示在贴片及粘贴胶片上裁剪出大于伤口的窗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娟,未经李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32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