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缺陷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3213.6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1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政;田尧;崔国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创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G01N1/34;G01N1/32;C25D1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49 | 代理人: | 宋玉霞 |
地址: | 256200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缺陷 检测 方法 | ||
1.一种铝合金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CNC加工:根据降面深度,对铝合金产品进行铣削加工;
(2)抛光:先粗抛、再中抛、后精光,清洗后表面光泽度达到80~100GU;
(3)喷砂:使用120#铁砂喷砂,喷砂气压为0.4~0.8Mpa,喷枪工作压力为1.8~2.0kg/cm2;
(4)装挂:使用导电性、弹性良好的夹具固定铝合金产品;
(5)阳极氧化:按照脱脂、碱蚀、一次中和、化抛、二次中和、氧化、染色、封闭、烘干的顺序处理铝合金产品,相邻两工序之间用纯水清洗铝合金产品至少两次,氧化时控制电流为恒流90A;
脱脂使用50~80g/L铝合金清洗剂在45~55℃下处理铝合金产品3min;
碱蚀使用50~60g/L NaOH在40~55℃下处理铝合金产品30s;
一次中和使用200±30g/L HNO3在室温下处理铝合金产品20~120s;
化抛使用酸液在80~95℃下处理铝合金产品60~180s,所述酸液包括重量比为3.5~4.5:1的H3PO4和H2SO4;
二次中和使用200±20g/L HNO3在室温下处理铝合金产品20~120s;
氧化使用210±5g/L H2SO4在18~23℃下处理铝合金产品,氧化速度为3min/μm;
染色使用3.3g/L染料和2.5g/L NaAC在35±2℃下处理铝合金产品120~180s;
封闭使用5g/L封闭剂在pH=5~7、95±5℃下处理铝合金产品10min;
(6)膜厚及缺陷检测:
膜厚:使用膜厚测试仪器准确测量膜厚,每个铝合金产品选取2个测试点组,每个测试点组包括两个测试点,且所述两个测试点的连线与夹料方向平行,对每个测试点组的两个测试结果求平均值,以两个测试点组的平均值都在12~18μm内为合格;
黑线:使用4400K光源照射铝合金产品,铝合金产品检视面距光源的距离不低于50cm,调整目视距离为25~35cm,控制铝合金产品沿检视面横向中线前后各旋转30°、沿检视面纵向中线左右各旋转30°观察铝合金产品是否存在黑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抛光先使用400#3M砂纸粗抛,再使用600#3M砂纸中抛,然后使用百洁布精光,清洗后表面光泽度达到80~100GU。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纯水清洗使用电导率≤100μS/cm的纯水处理10s。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脱脂与碱蚀之间、碱蚀与一次中和之间、染色与封闭之间使用电导率100μS/cm的纯水清洗2次,每次清洗时间为10s;
一次中和与化抛之间使用电导率100μS/cm的纯水清洗1次,再使用电导率50μS/cm的纯水清洗1次,每次清洗时间为10s;
化抛与二次中和之间使用电导率100μS/cm的纯水清洗2次,再使用电导率30μS/cm的纯水清洗1次,每次清洗时间为10s;
二次中和与氧化之间、封闭与烘干之间使用电导率100μS/cm的纯水清洗1次,再使用电导率30μS/cm的纯水清洗1次,每次清洗时间为10s;
氧化与染色之间使用电导率100μS/cm的纯水清洗2次,再使用电导率30μS/cm的纯水清洗1次,每次清洗时间为10s,纯水清洗后pH5.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烘干温度为7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上一工序结束后,立刻进行纯水清洗,清洗结束后,立刻进行下一工序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创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创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32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