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磁力的精密调节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22826.8 | 申请日: | 2021-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9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蓝河;徐猛;李月;徐刚;王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2B7/182 | 分类号: | G02B7/18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孙海博 |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磁力 精密 调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力的精密调节方法,包括相对回转轴旋转的被控装置,被控装置上设有磁性材料,电磁组件向磁性材料作用电磁力,通过控制作用时的可控变量,对被控装置进行角位移调节。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采用电磁力的纳米级位移调节控制方法,避免了接触式调节方式带来的种种弊端;利用脉冲控制通电的微小时间,从而控制精准位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仪器调节,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磁力的精密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多项重大光学工程的实施,大口径光学元件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改善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工作精度,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对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加工过程、夹持装置、检测装置以及调整架结构等展开了研究。反射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其常被用于光栅加工、光路控制中,并对光栅加工、光路控制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为了提高反射镜的工作精度,一方面需要优化反射镜的加工质量,降低加工误差;另一方面,要求提高反射镜调整架的调节精度。
现有的技术中,主要采用如图1所示的驱动方式进行反射调整架角度调节,驱动组件由无刷伺服电机组件11(含减速器)、联轴器12、消隙丝杆13、螺母座14、直线导轨15、底座16等组成。伺服电机经零背隙减速器减速后,通过联轴器驱动消隙丝杆旋转,消隙螺母在消隙丝杆带动下带动螺母座在直线导轨上做直线运动,从而带动球头17轴向直线运动,球头与光学元件通过球铰连接,最终转化为光学零件的运动。对于目前的调节方式,要达到光学元件调节精度优于0.2”的光学元件,将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调节方式属于接触式,接触区域将给光学元件带来热影响,从而影响光学元件的工作稳定性;
2、现有的调节机构涉及到的元件多,在调节的过程中,调节精度会受机械零件的加工精度、结构形式、材料等多方面的影响,会产生间隙、变形,最终会降低调节精度,导致光学元件调整精度无法达到;
3、若要达到调节精度优于0.2”的精度,需要减速机足够大的减速比,将造成减速机尺寸过大,无法满足空间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磁力的精密调节方法,解决现有接触式调节机构精度不足、结构空间占用大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电磁力的精密调节方法,包括相对回转轴旋转的被控装置,被控装置上设有磁性材料,电磁组件向磁性材料作用电磁力,通过控制作用时的可控变量,对被控装置进行角位移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的可控变量包括电磁组件与磁性材料之间的间隙d、回转轴与磁性材料之间的力臂R、电磁组件的电流大小I、电磁组件的通电时间t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磁组件包括电磁线圈和电流控制器,通过电流控制器向电磁线圈输出毫秒级脉冲电流,通过电磁线圈向被控装置作用电磁力,实现精密角位移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的磁性材料为设在被控装置两侧的导磁材料,通过电磁组件分别对两侧的导磁材料作用电磁力,实现被控装置的顺指针或逆时针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的磁性材料为设在被控装置上的永磁体,通过电磁组件改变电流的方向,电磁组件对永磁体作用吸附或排斥的电磁力,实现被控装置的顺指针或逆时针位移。
进一步的,被控装置位移运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加速运动,电磁组件通电,电流为I,产生的电磁力为FM,角加速度为a1,通电时间为t,被控装置角位移量为δ1;第二阶段减速运动,停止给电磁组件通电,通过回转轴的摩擦力矩Tf将被控装置减速到零,角加速度为af,减速阶段的角位移量为δf,总位移量为δ,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2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