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岩桩后注浆桩头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2769.3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9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江泳;管玉国;葛雄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周彩钧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普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岩桩后注浆 桩头 结构 及其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岩桩后注浆桩头结构及其施工工艺,所述桩头结构包括桩孔,所述桩孔内设置有桩身,所述桩身的桩顶以下为超灌区域,所述桩身的桩顶与地面之间为空桩处理区,所述桩身包括呈环形布置的多个桩纵筋,多个桩纵筋上在超灌区域设置有螺旋箍筋,所述螺旋箍筋上设置有左右两个注浆管,多个桩纵筋在空桩处理区上下间隔设置有多个附加固定箍筋,左右两个注浆管与多个附加固定箍筋相连接,所述超灌区域浇筑有第一混凝土,所述空桩处理区浇筑有第二混凝土。本发明一种嵌岩桩后注浆桩头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它可以解决岩溶地区嵌岩桩后注浆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施工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岩桩后注浆桩头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旋挖桩是指由旋挖钻机施工的桩型,全称旋挖钻孔灌注桩。旋挖钻机成孔首先是通过底部带有活门的桶式钻头回转破碎岩土,并直接将其装入钻斗内,然后再由钻机提升装置和伸缩钻杆将钻斗提出孔外卸土,循环往复地取土卸土,直至钻至设计深度。岩溶地区桩基施工多采用旋挖灌注桩,且必要时可通过桩底后注浆工艺提高桩基承载力,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传统的后注浆工艺是于桩顶简单的留置注浆管,到注浆节点后注浆,对注浆管未进行有效的保护,对设计桩顶到施工场地地面的空桩区域,未做要求。如果按传统后注浆施工工艺,常因为交叉作业,导致岩溶地区桩基后注浆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施工效果差:因为注浆管头堵塞、注浆管头找不到,注浆管被机械碾压导致无法及时完成清水劈裂或不能完成清水劈裂,导致注浆效果不好,甚至无法完成注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嵌岩桩后注浆桩头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它可以解决岩溶地区嵌岩桩后注浆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施工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嵌岩桩后注浆桩头结构,它包括桩孔,所述桩孔内设置有桩身,所述桩身的桩顶以下为超灌区域,所述桩身的桩顶与地面之间为空桩处理区,所述桩身包括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呈环形布置的多个桩纵筋,多个桩纵筋上在超灌区域设置有螺旋箍筋,所述螺旋箍筋上设置有左右两个注浆管,所述桩纵筋和注浆管上端均穿过空桩处理区延伸出地面,多个桩纵筋在空桩处理区上下间隔设置有多个附加固定箍筋,左右两个注浆管与多个附加固定箍筋相连接,所述超灌区域浇筑有第一混凝土,所述空桩处理区浇筑有第二混凝土,所述注浆管上端设置有管塞。
可选的,所述注浆管露出地面的部分涂刷有警示油漆或缠绕有反光带。
可选的,所述注浆管露出地m以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混凝土采用低标号混凝土。
一种嵌岩桩后注浆桩头结构的施工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要求完成钢筋笼及注浆管的加工,注浆管端头用管塞塞上;
步骤二、吊装钢筋笼后浇筑混凝土,空桩处理区根据工期判定,可选择是一次性浇筑到地面或二次浇筑空桩区域到地面;
步骤三、露出地面的注浆管部分涂刷警示油漆或缠绕反光带;
步骤四、到达清水霹雳的时间时,打开管塞进行清水劈裂,清水劈裂技术后塞回管塞;
步骤五、达到规定的注浆时间节点后,可打开管塞进行最后的注浆工作;
步骤六、注浆工作完成后,管塞、反光带以及伸出地面的注浆管均可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及时拆除。
可选的,交叉施工过程中,注意反光带污损情况及时更换反光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桩身注浆管伸出地面300mm,方便后期能迅速找到注浆管,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清水霹雳,避免了向土层下发开挖寻注浆管的情况,也方便进行注浆管是否已预留的核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27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