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三维铁电电容器的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2469.5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4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柏峰;杨世海;贾汉中;徐志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7/11585;H01L27/1159;H01L27/11597;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陈蒙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三维 电容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 | ||
本公开涉及具有三维铁电电容器的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鳍,在衬底之上突出;栅极结构,位于鳍之上;底部电极,位于栅极结构之上并与栅极结构电耦合;铁电层,围绕底部电极;以及顶部电极,围绕铁电层。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具有三维铁电电容器的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
背景技术
由于各种电子组件(例如,晶体管、二极管、电阻器、电容器等)的 集成密度的不断提高,半导体工业经历了快速增长。大部分情况下,集成 密度的提高来自最小特征尺寸的不断减小,这使得更多组件可以集成到给 定区域中。
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器件正变得普遍用于集成电路。FinFET 器件具有三维结构,包括从衬底突出的半导体鳍。被配置为控制FinFET 器件的导电沟道内的电荷载流子的流动的栅极结构环绕半导体鳍。例如, 在三栅极FinFET器件中,栅极结构环绕半导体鳍的三个侧,从而在半导 体鳍的三个侧形成导电沟道。
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FeRAM或FRAM)由于其快速读取/写入速度 和小尺寸而成为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候选。在单晶体管单电容器 (1T-1C)FRAM结构中,具有铁电(FE)电容器的FRAM存储器单元通 常在后端(back end of line,BEOL)工艺中集成。现有的FRAM结构具有 有限的电容调谐能力。在本领域中需要能够实现高电容调谐能力和高集成 密度的FRAM结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鳍, 在所述衬底之上突出;栅极结构,位于所述鳍之上;底部电极,位于所述 栅极结构之上并与所述栅极结构电耦合;铁电层,围绕所述底部电极;以 及顶部电极,围绕所述铁电层。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鳍,在衬 底之上突出;第一栅极结构,位于所述鳍之上;以及第一铁电电容器,位 于所述第一栅极结构之上并与所述第一栅极结构电耦合,其中,所述第一 铁电电容器包括:第一底部电极,位于所述第一栅极结构之上并与所述第 一栅极结构电耦合;第一铁电膜,围绕所述第一底部电极,其中,所述第 一铁电膜沿着所述第一底部电极的侧壁和顶表面延伸;以及第一顶部电极, 围绕所述第一铁电膜。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方法,所述 方法包括:在突出于衬底上的鳍之上形成栅极结构;在所述栅极结构之上 形成第一电介质层;在所述第一电介质层中形成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 电耦合至所述栅极结构;以及在所述第一电介质层之上形成铁电电容器, 其中,形成所述铁电电容器包括:在所述第一电介质层之上形成底部电极, 所述底部电极在所述第一电介质层的远离所述衬底的上表面上突出,所述底部电极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底部电极之上并在所述第一电介 质层的上表面之上共形地形成铁电膜;在所述铁电膜之上共形地形成顶部 电极层;以及执行各向异性刻蚀工艺,以去除所述顶部电极层的沿着所述 铁电膜的背离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延伸的第一部分,其中,在所述各向异性 刻蚀工艺之后,所述顶部电极层的第二部分保留并沿着所述铁电膜的侧壁 延伸。
附图说明
在结合附图阅读时,可以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最佳地理解本公开 的各方面。注意,根据行业的标准做法,各种特征不是按比例绘制的。事 实上,为了讨论的清楚起见,各种特征的尺寸可能被任意增大或减小。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器件的透 视图。
图2-图14和图15A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各个制造阶段的FinFET器件 100的截面图。
图15B-图15D示出了图15A的FinFET器件的各种实施例截面图。
图15E示出了图15A的FinFET器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6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FinFET器件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24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