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染色功能整理一浴一步染整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2433.7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6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裴刘军;王际平;张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P3/54 | 分类号: | D06P3/54;D06M15/263;D06P1/16;D06P1/39;D06P3/24;D06P3/26;D06M10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杜亚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色 功能 整理 一步 染整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色功能整理一浴一步染整工艺,将纤维制品、功能整理剂、染料和少量的水加入到染色介质中,由室温升温至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后,排除残液,加入染色介质洗涤,脱液烘干,获得染色兼具功能性的纤维制品;所述染色介质为功能整理剂的不良溶剂;少量的水是指水的质量为纤维制品质量的0.2~1倍。本发明工艺耗水量低,与传统合成纤维染色相比,可节约水量95%;染色过程中,染色和功能整理一浴一步,大大降低了染色和加工整理时间,可降低50%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染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染色功能整理一浴一步染整工艺。
背景技术
合成纤维因其自身的优良特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服装面料中,与流行、休闲、运动等时尚元素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由于合成本身具备的重量轻、易染色、高弹性及耐磨损、抗撕裂、易整理等特点,在户外运动特别是轻户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运动服、冲锋衣、速干衣、防寒服、户外帐篷、睡袋、登山包等。近年来,合成纤维,比如聚酰胺纤维大量应用于女士内衣、各种塑身衣以及高档衬里,则锦纶直接和人体皮肤接触,人体体内分泌的汗液、油脂以及皮肤表面细菌会沾污到聚酰胺纤维上,长时间不清洗,直接影响了衣物的使用以及人体的健康。
据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体的皮肤是细菌的“理想家园”。健康的人体表层大约覆盖着1000种细菌,寄居在皮肤上的细菌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远远超过此前所认为的那样。因此,现在的面料既要满足流行颜色、款式的需求,同时也需要满足一些功能上的要求。现在的功能纺织品一般是通过后整理施加在纺织品上的,比如接枝改性。接枝改性是将染色后纤维的表面进行改性处理,通过配位化学键或其他类型的化学键结合具有抗紫外、抗菌、阻燃、抗皱等功能作用的基团而使纺织品具有特殊功能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接枝改性首先对纤维表面进行处理,使其具有和功能化学品结合作用点,然后通过后整理将功能整理剂施加在纺织品上。其方法主要有浸渍-烘干法和浸轧-烘干法。现有具有各种功能的合成纤维纺织品需通过先染色再整理的方法来实现,但染色和整理加工流程较长,水、电、蒸汽等能源消耗较大,排污压力有所增大,排污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所有在实际染整加工生产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成本的不断上涨及环保压力的日益突出,合成纤维纺织品的加工又有了新的要求,高坚牢度、节能减排、成本控制成为合成纤维纺织品加工的几个重要关注点及技术发展趋势。从合成纤维纺织品加工过程看,主要体现在新型改性染料的应用、短流程加工过程;更环保的功能化学品的广泛使用;提高化学品的使用率并减少化学品的消耗和排放。但上述改进方法仍是两个加工过程(两浴两步),且加工体系仍在传统水浴中,能耗及污水排放仍制约企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染色功能整理一浴一步染整工艺。本发明提供一种染色功能整理一浴一步染整工艺,将纤维制品、染料和少量的水加入到功能整理剂的不良溶剂中进行加工,实现了合成纤维染整的少水、低能耗、一浴一步且染色、抗菌同步进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染色功能整理一浴一步染整工艺,将纤维制品、功能整理剂、染料和少量的水加入到染色介质中,由室温升温至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后,排除残液,加入染色介质洗涤,脱液烘干,获得染色兼具功能性的纤维制品;
所述染色介质为功能整理剂的不良溶剂;
少量的水是指水的质量为纤维制品质量的0.2~1倍;
排除残液之前染色介质的浴比为1:5~30,排除残液后加入的染色介质的浴比为1:5~3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24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