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闭式冷却塔及冷却塔风机余压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2385.1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6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冯启涛;郭晓洁;王国柱;王莉娜;白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14 | 分类号: | F28C1/14;F28F2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赵娇 |
地址: | 71001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塔 风机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闭式冷却塔及冷却塔风机余压利用方法。本发明包括闭式冷却塔本体、翅片式冷却管、鼓风式风机、喷淋管线和散热管;所述的翅片式冷却管设置在闭式冷却塔本体上部;鼓风式风机、喷淋管线和散热管从上至下连接在闭式冷却塔本体内;翅片式冷却管与散热管连通。循环水进入翅片式冷却管进行预冷却,利用翅片式冷却管下方设置的鼓风式风机带走部分热量;然后经翅片式冷却管预冷却后的循环水进入散热管,喷淋管线将喷淋水喷淋至散热管上吸热,在吸热过程中喷淋水产生水蒸气并蒸发,水蒸气通过鼓风式风机带走热量。本发明不仅能将冷却塔风机余压二次利用,而且降低能耗约12%,全年节水可达到20%左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闭式冷却塔及冷却塔风机余压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闭式冷却塔通常采用顶部的风机引风,以带走风机下方散热盘管中介质的热量以达到冷却的效果。热空气经过风机后直接排入大气,此时,风机的余压较大,能量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闭式冷却塔外喷淋需要常年运行,尤其冬季容易结冰,运行维护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闭式冷却塔及冷却塔风机余压利用方法,目的在于将闭式冷却塔风机余压得到充分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闭式冷却塔,包括闭式冷却塔本体、翅片式冷却管、鼓风式风机、喷淋管线和散热管;所述的翅片式冷却管设置在闭式冷却塔本体上部;鼓风式风机、喷淋管线和散热管从上至下连接在闭式冷却塔本体内;翅片式冷却管与散热管连通。
还包括翅片式冷却管外壳;所述翅片式冷却管撬装在翅片式冷却管外壳内,翅片式冷却管外壳连接在闭式冷却塔本体上部。
所述的散热管呈S形或之字形设置。
所述的散热管的截面为椭圆形。
所述的散热管采用交替错位的排列方式布设。
所述的翅片式冷却管与散热管是通过设置在翅片式冷却管外壳和闭式冷却塔本体外的管线连通的。
所述的喷淋管线布满所在平面。
所述的翅片式冷却管外壳的上部开有进水管口,翅片式冷却管外壳的下部开有出水管口;所述的进水管口与翅片式冷却管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的出水管口与翅片式冷却管的输处端口连接。
所述的翅片式冷却管呈S形、之字形或盘状设置。
一种闭式冷却塔的风机余压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循环水进入翅片式冷却管进行预冷却,利用翅片式冷却管下方设置的鼓风式风机带走部分热量;
步骤二:经翅片式冷却管预冷却后的循环水进入散热管,散热管上方的喷淋管线将喷淋水喷淋至散热管上吸热,在吸热过程中喷淋水产生水蒸气并蒸发,水蒸气通过鼓风式风机带走热量。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鼓风式风机设置在翅片式冷却管下方,不仅能将冷却塔风机余压二次利用,而且能降低能耗约12%,全年节水约20%。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散热管交替排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2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