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范围可调试蚕桑用自动施肥打药一体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1881.5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2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吴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莉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A01C23/00;A01M7/00;B05B15/25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李亮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范围 调试 蚕桑 自动 施肥 打药 一体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范围可调试蚕桑用自动施肥打药一体化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水泵的上方设有喷洒组件。该范围可调试蚕桑用自动施肥打药一体化装置,通可通过滑轨与滑杆的间隙配合,以及气缸的往复伸缩,使得支杆可带动软管往复开合转动,进而可对喷头的喷洒范围进行调控,进而使得施肥打药的范围更加精准,满足于不同施肥打药需要,可通过履带式滚轮的设置,使其可在高海拔地区使用,且可适用于山地等多种环境,进一步提升其使用适用性,长杆在轴向转动时,斜杆与方杆可往复摆动,进而形成不同直径的涡流,并配合通孔的乱流,可大大提升药液制备的混合效果和效率,进而提升打药施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蚕桑用自动施肥打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范围可调试蚕桑用自动施肥打药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蚕桑,即养蚕与种桑,是古代农业的重要支柱,相传是嫘祖(黄帝正妻)发明,蚕桑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与稻田文化一起标志着东亚农耕文明的成熟,而就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丝绸文化、瓷器文化则标志着中原文明进入鼎盛阶段,而现在蚕桑种植较为广泛,故而需要对其进行施肥打药。
现有技术中的蚕桑用自动施肥打药装置在使用时,不可对喷头的喷洒范围进行调控,进而导致施肥打药的范围不够精准,无法满足于不同施肥打药需要,且水泵无法快速对药箱或水箱实现切换吸附,进而无法实现施肥打药一体化设置,降低工作便捷性和实用性,同时不可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无法适用于山地等多种环境,进一步影响其使用适用性,且药液制备的混合效果差、效率低下,进而影响打药施肥质量,不方便人们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范围可调试蚕桑用自动施肥打药一体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的范围可调试蚕桑用自动施肥打药一体化装置在使用时,不可对喷头的喷洒范围进行调控,进而导致施肥打药的范围不够精准,无法满足于不同施肥打药需要,且水泵无法快速对药箱或水箱实现切换吸附,进而无法实现施肥打药一体化设置,降低工作便捷性和实用性,同时不可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无法适用于山地等多种环境,进一步影响其使用适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范围可调试蚕桑用自动施肥打药一体化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安装有驾驶室,所述机体的底部安装有履带式滚轮,所述机体的顶部右侧分别固接有药箱和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吸水端通过支管分别与药箱和水箱相连通,所述支管的外壁安装有阀门,所述水泵的上方设有喷洒组件;
所述喷洒组件包括方架、三通管、软管、支杆、滑轨、滑杆、竖杆、气缸和喷头;
所述方架的底部两侧分别与药箱和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方架的顶部贯穿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底部与水泵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三通管的两侧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底部连通有喷头,所述软管绑缚于支杆的外端,所述支杆的内端与方架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支杆的内端固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壁间隙配合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后端固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左端与三通管的右端通过气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轨关于方架呈轴对称分布,且滑轨与滑杆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相邻的所述喷头两两之间等距分布,且斜向交错指向地面。
优选的,所述药箱的内壁设有混合组件;
所述混合组件包括电机、长杆、斜杆、方杆、扇板、圆环、短杆、竖筒、滑槽和曲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莉,未经吴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18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