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轨焊缝轨底打磨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1729.7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6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段德荣;徐明发;刘习生;曾越;范宝明;刘绩;黄作栋;罗万力;李铨;吴喃喃;王保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苏州)轨道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1/17 | 分类号: | E01B31/1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徐成泽 |
地址: | 215133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高铁新城南天成路77号19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轨 焊缝 打磨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钢轨焊缝轨底打磨装置及使用方法,磨组结构包括支撑体,所述的支撑体上前后对称设有引导轮,支撑体上设有挂杆;支架体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下侧设有滚轮,且所述的固定板对应于所述的挂杆设有挂扣组件。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易于安装与拆卸,能贴合钢轨表面运动,并采用柔性加持和跟随运动的方式实现钢轨轨底的打磨加工工装,解决钢轨焊接过程中出现的错边,以及钢轨自身的尺寸偏差等问题,以改善施工作业环境,提高施工效率,改善施工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钢轨焊缝轨底打磨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钢轨焊缝打磨基本可分为三个区域:轨头、轨腰和轨底。国内无缝钢轨焊缝打磨装备,主要集中于钢轨轨头的打磨,然而对于施工要求较为严格的无缝钢轨,钢轨轨底也同样需要打磨处理。而且轨底打磨是占用时间最长,劳动强度最大,安全风险最突出的区域。目前还没有针对钢轨轨底打磨的专用设备,主要靠人工起道,手持砂轮机打磨,打磨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近距离接触打磨工作面并时刻观察打磨效果,因此带来很多风险,如:物体打击风险,飞溅划伤风险,颗粒物引起的职业应风险等。且手工打磨过程中打磨量控制十分困难,经常出现打磨过量伤及母材或打磨不够等情况发生。又因钢轨对接的错边量和钢轨自身的尺寸偏差导致焊接后两端钢轨地面并非处于同一平面内,机械式打磨无法识别并判断打磨量,其也是目前很多打磨机无法投入实用的关键制约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轨焊缝轨底打磨装置及使用方法,以提高轨底打磨的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 一种钢轨焊缝轨底打磨装置,包括:磨组结构,所述的磨组结构包括支撑体,所述的支撑体上前后对称设有引导轮,所述的前后对称设有的引导轮之间设有打磨组件及用于调整打磨组件位置的升降调整机构,且所述的支撑体上设有挂杆;支架体,所述的支架体包括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的下侧设有滚轮,且所述的固定板对应于所述的挂杆设有挂扣组件,所述的挂扣组件包括压板、弹性件、连接件及挂扣,所述的压板设置于所述的固定板的上侧并通过所述的弹性件与固定板相连,所述的挂扣位于所述的固定板的下侧且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的压板相连,所述的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的压板及挂扣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以使挂扣与所述的挂杆相配合并使钢轨被抵持于所述的支架体和磨组结构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体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两端之间分别设有所述的引导轮。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相远一侧分别相对应地设有所述的挂杆。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相近一侧还设有挡块。
优选地,所述的升降调整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体上的升降槽,所述的升降槽内配合有升降块,所述的升降块上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丝杆,通过转动所述的丝杆能带动所述的升降块升降,所述的升降块上链接有磨头和用于驱动磨头工作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固定套管,所述的固定套管内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的压板相连,所述的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所述的挂扣。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件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的挂扣。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板的一端下侧还转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朝向铁轨设有轨腰固定轮。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板的上侧还设有立杆和扶杆,以便移动所述的固定板。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所述的钢轨焊缝轨底打磨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的方法如下:将所述的支架体放置正线钢轨的上侧,将所述的磨组结构放置于正线钢轨的下侧,而后按下压板,以使挂扣拉住磨组结构的拉杆,再启动打磨组件并往复推动所述的打磨装置以进行打磨。
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苏州)轨道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苏州)轨道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17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