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固废再生植生低碱度混凝土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1451.3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5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辉;单冬;钱元弟;雷团结;王孝平;吴熹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平静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再生 植生低 碱度 混凝土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建筑固废再生植生低碱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固废再生植生低碱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固废粗颗粒采用破碎混凝土颗粒,其粒径为20~50mm,其中粒径20~30mm的质量占比为10%,粒径30~40mm的质量占比为40%,粒径40~50mm的质量占比为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固废再生植生低碱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固废细颗粒包含砖块破碎颗粒、石块破碎颗粒以及膨胀珍珠岩,其中砖块破碎颗粒的粒径为2~3mm,石块破碎颗粒的粒径为1~3mm,膨胀珍珠岩的粒径为3~6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固废再生植生低碱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块破碎颗粒、石块破碎颗粒与膨胀珍珠岩的体积比为(13~15):(19~22):35。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固废再生植生低碱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纸污泥陶粒为造纸厂污泥烧结制备的陶粒,粒径为8~30mm,筒压强度为4.0~7.5MPa,且建筑固废粗颗粒与造纸污泥陶粒的质量比为1:1~3:2。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固废再生植生低碱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加剂为矿渣、粉煤灰、石灰石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固废再生植生低碱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为32.5级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其比表面积460m2/kg。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固废再生植生低碱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的粘度为5000~6000mPa·S,羟值为30~40。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固废再生植生低碱度混凝土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建筑固废粗颗粒润湿,以表面无残留水分为准;
步骤二:将反应釜加热至50~60℃,在反应釜中将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加入到乙二醇叔丁醚中,搅拌10~15min,得到混合料A;
步骤三:将磷酸二氢钾与外加剂置于研磨机中,研磨0.5~1小时,得到混合料B;
步骤四:取20~30%的水泥,投入搅拌机中,加入步骤三中制备的混合料B,搅拌20~30min,再投入剩余的全部水泥,搅拌30~40min,得到混合料C;
步骤五:将混合料C加入到混凝土搅拌机中,加水搅拌3~5min,加入混合料A,搅拌3~5min,再加入建筑固废粗颗粒和造纸污泥陶粒,搅拌2~4min,最后再加入建筑固废细颗粒,搅拌2~4min,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14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