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及改善湿除渣系统管道结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0251.6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喻江;王诗琴;唐国瑞;衡世权;兰永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6 | 分类号: | C02F1/66;C02F5/08;C11D7/08;C02F101/10;C02F101/20;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力发电厂 脱硫 废水处理 改善 系统 管道 结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及改善湿除渣系统管道结垢方法,将脱硫废水简单处理后,回用至湿除渣系统,作为湿除渣系统的补水,在节约用水的同时降低了企业环保风险,同时改善湿除渣系统管道结垢现象。从废水提升泵的出口引一路旁路管道,脱硫废水调整pH值在4‑5后,回用至湿除渣系统。对于脱硫废水量较大的机组,湿除渣系统无法消纳的部分按照原工艺处理;对于脱硫废水量小,湿除渣系统可完全消纳的机组,火电厂可无需再配套建设零排放系统,即满足目前环保要求。本发明系统简单,操作便捷,运行及维护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及改善湿除渣系统管道结垢方法。
背景技术
脱硫废水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且含有多种类型重金属,污染性大。在排污许可证中,也对脱硫废水有明确要求,不允许外排。电厂为满足环保政策要求,需对脱硫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现主流的处理工艺为浓缩+零排放处理,不但前期投资,以及后期运行费用高,而且设备运行不稳定,目前国内能够稳定运行的废水零排放极少。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脱硫废水处理新工艺,从三联箱处理后清水池引一路脱硫废水,脱硫废水通过pH调整箱加药处理,再经过混合箱,将pH调整为弱酸性后,回用至湿除渣系统。不但在不新增大型设备的前提下,脱硫废水得到了处理,而且湿除渣系统管壁结垢现象亦得到了改善,同时,还达到了节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及改善湿除渣系统管道结垢方法,将脱硫废水简单处理后,回用至湿除渣系统,作为湿除渣系统的补水,在节约用水的同时降低了企业环保风险,同时改善湿除渣系统管道结垢现象。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及改善湿除渣系统管道结垢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如下:脱硫废水由三联箱经澄清池进入清水池,清水泵连接在清水池的出口,脱硫废水通过清水泵进入pH调整箱和混合箱进行pH调整,酸计量箱中盐酸通过计量泵加至pH调整箱与脱硫废水混合,调节脱硫废水的pH值,混合箱的出口设置pH计监测调整结果,若pH值未达到设定值,脱硫废水则经pH不合格脱硫废水回水管道返回pH调整箱,经过加盐酸继续调节,脱硫废水调整pH值在4-5后,回用至湿除渣系统。
本发明适用于湿除渣火力发电机组,经三联箱处理后的脱硫废水将pH调整至4-5后,回用至湿除渣系统。
本发明并未改变原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及原湿除渣系统的补水管道,当本发明设备发生故障时,可切换至原系统运行。
对于脱硫废水量较大的机组,湿除渣系统无法消纳的部分按照原工艺处理;对于脱硫废水量小,湿除渣系统可完全消纳的机组,火电厂可无需再配套建设零排放处理系统,即满足目前环保要求。
煤渣的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CaO等,渣水易在管道内壁附着结垢,将脱硫废水的pH值调整至4-5后回用至湿除渣系统,可冲洗管道内壁污垢,防止管道堵塞。
脱硫废水溶解性固定含量较高,回用至湿除渣系统后,蒸发形成的固定盐分随煤渣运走,不造成二次污染。
脱硫废水调整pH只需加入盐酸,可实现自动运行,操作及维护量少。
对于脱硫废水间歇排放,湿除渣系统连续补水机组,可增加缓冲箱,维持平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将脱硫废水简单处理后,即回用至湿除渣系统,可以有效节省新鲜水取用水量,降低单位发电量取水量。
(2)本发明将脱硫废水简单处理后回用,在不增加大型设备的情况下,合理的处理脱硫废水,大大节约投资,降低环保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02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