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气后处理封装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19709.6 | 申请日: | 2021-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8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秦蕾 |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处理 封装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其包括圆筒状的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载体以及将所述载体封装在所述壳体内的衬垫,所述衬垫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载体之间,所述壳体设有轴向以及径向;所述壳体设有沿所述轴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环形部以及沿所述轴向位于相邻两个第一环形部之间的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一环形部设有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环形部设有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在所述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外表面的内侧。如此设置,提高了所述壳体的结构强度,进而增强了所述尾气后处理封装的抗变形能力。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国六排放法规的实施,位于紧耦合位置的尾气后处理封装(例如催化转化器封装)所承受的发动机排气温度和发动机振动载荷明显提高,国五排放阶段经常使用的金属壳体开始出现壳体局部不均匀变形,甚至扭曲开裂等现象,进一步造成载体碎裂,最终造成催化转化器封装失效,影响车辆正常行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变形能力较强的尾气后处理封装及其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其包括圆筒状的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载体以及将所述载体封装在所述壳体内的衬垫,所述衬垫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载体之间,所述壳体设有轴向以及径向;所述壳体设有沿所述轴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环形部以及沿所述轴向位于相邻两个第一环形部之间的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一环形部设有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环形部设有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在所述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外表面的内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环形部和所述第二环形部同轴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环形部具有若干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设有位于两端的环形端部,所述环形端部与所述第一环形部和所述第二环形部同轴设置,所述环形端部设有第三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在所述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外表面的内侧。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圆筒状的壳体;
S2:提供载体;
S3:提供衬垫;
S4:将衬垫包裹在所述载体上,并将所述衬垫和所述载体沿所述壳体的轴向一起塞入所述壳体中,以形成预成型的尾气后处理封装;
S5:提供整形装置,所述整形装置包括若干沿周向分布的第一卡爪以及与所述第一卡爪相配合的第二卡爪,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能沿着所述壳体的径向移动;
S5:将所述整形装置与所述预成型的尾气后处理封装组装在一起,其中所述整形装置位于所述预成型的尾气后处理封装的外围;
S6:驱动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沿着径向挤压所述壳体,以减小所述壳体的直径;
S7:驱动所述第二卡爪沿着所述径向进一步挤压所述壳体,以形成若干第一环形部以及沿所述轴向位于相邻两个第一环形部之间的第二环形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爪设有沿所述径向收容所述第二卡爪的收容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步骤S6中,所述第一卡爪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卡爪的内表面齐平,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共同挤压所述壳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每一个所述第一卡爪上安装有沿所述轴向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二卡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97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支撑装置和机器人底盘
- 下一篇:一种镜头倍率的测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