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江牡蛎糖胺聚糖提取生产的原材料预处理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19213.9 申请日: 2021-01-07
公开(公告)号: CN112876574B 公开(公告)日: 2022-02-11
发明(设计)人: 戴梓茹;张晨晓;郝俊光;覃媚;李莹;范和良;王培;祁岑;钟秋平 申请(专利权)人: 北部湾大学
主分类号: C08B37/00 分类号: C08B37/00;A22C29/04
代理公司: 北京清控智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代理人: 马肃
地址: 535000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牡蛎 聚糖 提取 生产 原材料 预处理 装置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近江牡蛎糖胺聚糖提取生产的原材料预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的原材料预处理装置相比较,本发明的近江牡蛎糖胺聚糖提取生产的原材料预处理装置还包括对所述近江牡蛎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的清洗模块、对所述近江牡蛎进行固定夹持并转移运输的固定模块、对所述近江牡蛎软组织进行提取的抽取模块、将近江牡蛎软组织进行混合加工处理的进行酶解预处理的提取模块和连接控制所述处理装置内各用电装置工作情况的控制装置。本发明预处理装置的智能度高,根据所述近江牡蛎的糖胺聚糖提取生产特征,进行针对性且自动化的高效近江牡蛎原料预处理工作,有效提高所述近江牡蛎的糖胺聚糖提取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江牡蛎糖胺聚糖提取生产技术邻域,尤其涉及一种近江牡蛎糖胺聚糖提取生产的原材料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糖胺聚糖,曾称粘多糖,氨基多糖和酸性多糖,为杂多糖的一种,主要存在于高等动物结缔组织中,植物中也有发现。由于糖胺聚糖的亲水性强,对保持疏松结缔组织中的水分有重要意义,糖胺聚糖是多价阴离子,对K、Na、Ca、Mg等有较大的亲和力,因此能调节这些离子在组织中的分布,糖胺聚糖主要是透明质酸有很大的粘滞性,附在关节面上具有润滑和保护作用,同时糖胺聚糖有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近江牡蛎为重要经济贝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1.3克、脂肪2.3克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锌、灰分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物质。除鲜食外,近江牡蛎还可速冻、制罐头、加工蚝豉和蚝油。蛎肉和壳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目前,从海洋生物中提取活性物质的研究逐渐增多,尤其是从软体动物近江牡蛎等中提取。现有实验团队研究表面,近江牡蛎中的糖胺聚糖,或称呼、氨基多糖部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并且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血脂等等功能。因此近江牡蛎的糖胺聚糖的提取为体外抗肿瘤研究提供高价值。因此,近江牡蛎作为提取物的原材料的预处理的高效性是本邻域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验团队长期针对牡蛎处理装置和牡蛎提取物提取生产技术进行大量相关记录资料的浏览和研究,同时依托相关资源,并进行大量相关实验,经过大量检索发现存在的现有技术如CN101624426B,KR101352711B1,KR101702501B1,和KR101790649B1,如现有技术的一种近江牡蛎处理装置,包括水箱、滤送外壳、间歇拨送器、动力Ⅰ、加工运输机构、动力Ⅱ、辅助架、清洁机构、动力Ⅲ和储滑道,通过间隙进行四分之一圈转动的拨片可对大批量近江牡蛎进行持续的输送,使近江牡蛎在加工运输机构成单行排列等待清洗;利用水循环使间歇拨送器内的近江牡蛎进行在排列时进行初步清洗;利用上下往复运动的翻顶部使近江牡蛎翻转,结合清洁机构对近江牡蛎的两面进行彻底清洁。但是现有技术的近江牡蛎处理装置智能化低,且未为近江牡蛎糖胺聚糖提取生产的提供便利,不能有效提高所述近江牡蛎糖胺聚糖提取生产的原材料处理进而实现高效的糖胺聚糖提取生产。

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智能度低,不能有效降低所述近江牡蛎的糖胺聚糖提取前期的原料预处理工作的人工劳动力,实现高效自动化原料预处理工作;工作效率低,不适用于大量流水线生产的近江牡蛎提取的预处理工作;针对性低,只针对近江牡蛎的外壳为清洗,未实现近江牡蛎的软组织提取等等问题,作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交通系统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近江牡蛎糖胺聚糖提取生产的原材料预处理装置。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可选的,一种近江牡蛎糖胺聚糖提取生产的原材料预处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原材料预处理装置还包括对所述近江牡蛎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的清洗模块、对所述近江牡蛎进行固定夹持并转移运输的固定模块、对所述近江牡蛎软组织进行提取的抽取模块、将近江牡蛎软组织进行混合加工处理的进行酶解预处理的提取模块和连接控制所述处理装置内各用电装置工作情况的控制装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部湾大学,未经北部湾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92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