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桩钢筋笼骨架滚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19183.1 | 申请日: | 2021-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8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超;崔凤祥;李刚;刘洁;陆鸿宇;季振华;王照安;马志兴;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建城基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11/06 | 分类号: | B23K11/06;B23K11/36 |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苏冲 |
| 地址: | 30030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钢筋 骨架 装置 | ||
1.预制桩钢筋笼骨架滚焊装置,包括拉直机构和焊接机构,转台机构和焊接机构均信号连接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拉直机构和焊接机构之间安装转台机构,转台机构包括底座(1)及其上方相互平行设置的牵引装置(2)、调径装置(3)和支撑装置(4),牵引装置(2)和支撑装置(4)分别位于调径装置(3)的两侧,调径装置(3)与牵引装置(2)之间、调径装置(3)与支撑装置(4)之间分别通过一个连轴(5)相连接,且调径装置(3)与牵引装置(2)之间设置若干第二托举装置(7),调径装置(3)与支撑装置(4)之间设置若干第一托举装置(6),每个第二托举装置(7)、每个第一托举装置(6)和牵引装置(2)均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托举装置(6)和第二托举装置(7)均位于连轴(5)下方,所述拉直机构、所述焊接机构均位于调径装置(3)与牵引装置(2)之间,底座(1)、牵引装置(2)、调径装置(3)、支撑装置(4)、第一托举装置(6)和第二托举装置(7)均信号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底座(1)包括第一桁架(11)、第二桁架(12)、第一链条传送带、第二链条传送带、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桁架(11)和第二桁架(12)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第一桁架(11)和第二桁架(12)的横截面均为U形结构,调径装置(3)下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至第一桁架(11)中部、第二桁架(12)中部,所述第一链条传送带外围和所述第二链条传送带外围均固定连接至第一桁架(11)内、第二桁架(12)内,所述第一链条传送带和所述第二链条传送带分别位于调径装置(3)的两侧,牵引装置(2)的下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链条传送带内圈,且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链条传送带与牵引装置(2)构成同步结构,支撑装置(4)的下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链条传送带内圈,且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链条传送带与支撑装置(4)构成同步结构,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信号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牵引装置(2)包括第一底板(21)、第一支板(22)、第三电机(23)、第一套管(24)、牵引轮组(25)、第四电机(27)和若干第一固定组件(26),第一底板(21)上端固定安装第一支板(22)和第三电机(23),第一底板(2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链条传送带,第一支板(22)底端固定连接至第一底板(21)的上端,第一支板(22)上端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套管(24)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套接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内,第一套管(24)的另一端安装牵引轮组(25)的一侧,牵引轮组(25)的另一侧通过一个连轴(5)固定连接至调径装置(3)的一侧,第一套管(24)内部设置第四电机(27),第四电机(27)的传动轴通过第一大径斜齿轮啮合至牵引轮组(25)内圈,牵引轮组(25)的外围啮合至第三电机(23)的传动齿轮,牵引轮组(25)上沿径向设置若干第一固定组件(26),第三电机(23)和第四电机(27)信号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支撑装置(4)包括第三底板(41)、第二支板(42)、第三管套(43)、第七电机(44)、支撑轮组(45)和若干第三固定组件(46),第三底板(4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链条传送带,支撑轮组(45)包括第二支撑内环(451)、第二支杆(452)、第二支撑外环(453)、第二丝杠(454)、第二小径斜齿轮(455)、滚轮(456)和外轴套环(457),第二支撑内环(451)的一端通过第三管套(43)固定连接至连轴(5)的一端,第二支撑内环(451)外围通过若干第二支杆(452)固定连接至第二支撑外环(453)内圈,第二支撑外环(453)外围和外轴套环(457)内圈的横截面均为U形结构,第二支撑外环(453)外围通过若干滚轮(456)套接至外轴套环(457)的内圈,若干滚轮(456)沿第二支撑外环(453)径向均布,且每个滚轮(45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外轴套环(457)的两侧壁,外轴套环(457)的外围通过第二支板(42)固定连接至第三底板(41)的上端,若干第二支杆(452)沿第二支撑内环(451)外围呈星射状分布,每个所述第二支杆(452)的横截面均为U形结构,且每个所述第二支杆(452)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支撑内环(451)的外围,第二支杆(4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支撑外环(453)的内圈,每个第二支杆(452)内设置一个第二丝杠(454),所述第二丝杠(454)的一端套接至第二支撑外环(453)的内圈,第二丝杠(454)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撑内环(451)的侧壁后安装第二小径斜齿轮(455),第三套管内部设置第七电机(44),第七电机(44)的传动轴安装第三大径斜齿轮,每个第二小径斜齿轮(455)外围均啮合至所述第三大径斜齿轮的外围,每个第一丝杠(254)外围套接一个第三固定组件(46),所述第三固定组件(46)下端卡接至第二支杆(452)的内部,第七电机(44)信号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第一固定组件(26)和第三固定组件(46)的结构相同,第三固定组件(46)包括一体结构的第二滑台(461)、第三卡台(462)、第四卡台(463)和固定套管(464),第二支杆(452)的所述U形结构底部设有第二T形通槽,第二支杆(452)两侧壁分别设有第二U形通槽,第二滑套底部通过第三卡台(462)卡接至所述第二T形通槽,第二滑台(461)两侧分别通过一个第四卡台(463)卡接至所述第二U形通槽,第二滑台(461)顶部安装固定套管(464),第二滑台(461)中部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丝杠(454)外围螺纹连接至所述第二螺纹孔,固定套管(464)与第二滑台(461)相互垂直设置,固定套管(464)中部设有第二穿孔,固定套管(464)一侧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与所述第二穿孔相连通,紧固螺栓(465)外围螺纹连接至所述第三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建城基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建城基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91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