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施工现场建筑材料配色取色的工具及配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8505.0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孔阳;陈阳;杨勇;唐志超;左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H04N5/225;G03B15/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邓淑红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施工现场 建筑材料 配色 工具 方法 | ||
1.一种用于施工现场建筑材料配色取色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观测筒、外罩壳、环形凸透镜、底垫和拍摄设备;观测筒包括空心的底座和底座上端的圆筒体,底座的底部为锥体、顶部为外凸的环形凸体,环形凸体的内壁固定有光源体,环形凸体内腔的底面和顶面之间连接有环形凸透镜,底座的底面为开口面,圆筒体的顶面有封板,封板上有用于安装拍摄设备的中心圆孔,中心圆孔位于底座的周向中心线上;外罩壳套于观测筒的底部,底垫套于观测筒的下端口外,同时使外罩壳周向限位,底垫上有对应取色位置的中心圆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现场建筑材料配色取色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锥体内壁有光滑的镜面反光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现场建筑材料配色取色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体的内壁中部设置有带均光罩的环形LED灯带作为光源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现场建筑材料配色取色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体的内腔下部为锥形、上部为倒锥形,下部内壁有光滑的镜面反光层、上部内壁有黑色吸光材料层,所述封板的内表面有黑色吸光材料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现场建筑材料配色取色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壳包括锥壳、中部环板和顶部环板,中部环板和顶部环板分别连接于锥壳内壁的中部和锥壳顶面,锥壳的下端支撑于所述底座的锥体底部外壁,中部环板的内缘支撑于底座的环形凸体外壁,顶部环板套于所述观测筒的圆筒体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施工现场建筑材料配色取色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为盘状体,其上有中心圆孔,底垫内表面对应中心圆孔的周围有凸环,底垫的外缘有竖向的挡环,通过挡环使所述锥体和锥壳周向限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施工现场建筑材料配色取色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的内表面为镜面反光层的漫反射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现场建筑材料配色取色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设备为数码相机或者摄像头。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工具对已施工的建筑样板取色配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位置不同的多个拍摄位置,并做好标记;
(2)给底座内的光源体通电,将拍摄设备安装于圆筒体顶部的圆孔处;
(3)根据拍摄设备的参数要求调整光源体的功率,使其发出的光满足拍摄设备对光源的要求;
(4)使底垫上的中心圆孔处与步骤(1)选定的各个位置的表面分别接触好后拍摄设备拍照并保存;
(5)将步骤(4)所拍照片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取色,通过调色配平算法对目标颜色进行配平,得到配置料的比例数据;
(6)将步骤(5)得到的配置料进行样板配色,并与目标颜色进行比对修正,得到符合要求的配色样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
(5.1)、调色配平的取色范围划定
将拍摄照片的圆形视野轮廓范围边界均分成多个区域,并从视野轮廓范围边界上的各均分点往轮廓范围的中心处连线,在各均分点之间连线,取中心点与各均分点连线框围成的区域作为取色范围;
(5.2)取色算法
将步骤(1)划定的取色范围均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分别有均分点与中心点相连的对角线,将所有与对角线垂直相交的点作为基础点,对基础点所有光学三原色RGB进行整合简化,得出与对角线垂直相交线的计算数字(RGB)X与对应计算点位置关系的简化式:
(RGB)1={R1,G1,B1},
式中R1=(R基础点1+R基础点2+…+R基础点X)÷X;(当X≤3)
R1=(R基础点1+R基础点2+…+R基础点X-Rmax基础点X-Rmin基础点X)÷(X+2);(当X3);
G1=(G基础点1+G基础点2+…+G基础点X)÷X;(当X≤3)
G1=(G基础点1+G基础点2+…+G基础点X-Gmax基础点X-Gmin基础点X)÷(X+2),(当X3);
B1=(B基础点1+B基础点2+…+B基础点X)÷X,(当X≤3)
B1=(B基础点1+B基础点2+…+B基础点X-Bmax基础点X-Bmin基础点X)÷(X+2),(当X3);
由此得到(RGB)1、(RGB)2、(RGB)3、…、(RGB)n,对其进行拟合得到:
F(R)=R1+R2+…+Rn;
F(G)=G1+G2+…+Gn;
F(B)=B1+B2+…+Bn,
取三者的交集得到对应的(RGB)n,并取平均值得到(RGB)最终={R最终、G最终、B最终};
步骤(6)包括以下步骤:
(6.1)配平材料的掺合比例确定
根据步骤(5)对可以得到:
RGB最终待配颜色A、RGB最终配平颜色B、RGB最终配平颜色C…RGB最终配平颜色N(0N+∞),由此可得:
联立三元一次方程式①、②、③,可得到配比a、b、c;a、b、c为达到待配颜色所需要掺和得配平材料A、B、C的掺和比例;
(6.2)配平材料的掺合比例修正
若因材料产生反应,颜色与单独掺合后存在偏向型,则需要对重新配平的颜色与待测颜色通过取色算法进行求差计算,通过下列公式求差计算后重新配平:
由方程④、⑤、⑥得到配比a’、b'、c',若偏向性仍然不满足精度则重新计算修正偏差值,最后根据修正后的各配平材料的掺合比例进行配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85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