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式涡流发生器和等离子体合成射流组合控制的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8092.6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2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河峡;于航;罗中岐;秦源;谭慧俊;林正康;蔡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3/06 | 分类号: | B64C23/06;B64D33/02;B64G1/10;B64G1/6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式 涡流 发生器 等离子体 合成 射流 组合 控制 飞行器 | ||
1.一种气动式涡流发生器和等离子体合成射流组合控制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体(1)、位于弹体上的气动式涡流发生器(2)、位于弹体内的埋入式进气道(6)、位于埋入式进气道内的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4);所述气动式涡流发生器(2)有两对,气动式涡流发生器(2)位于埋入式进气道(6)进口上游的弹体表面上,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4)有两对,且位于埋入式进气道(6)的进气道导流面(3)上靠近埋入式进气道进口的位置;
所述气动式涡流发生器(2)距对称面的距离为0.44
每对气动式涡流发生器(2)沿流向前后布置,与弹体(1)的交界面为矩形,靠近进气道进口的吹气缝距进气道导流面(3)进口的距离为5.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式涡流发生器(2)的对称中线与弹体(1)展向存在一定夹角,该夹角为20°~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4)的对称中线与来流方向和进气道导流面(3)的展向均存在一定的夹角,与来流方向夹角为25°,与进气道导流面(3)展向夹角为3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动式涡流发生器(2)的总用气量小于进气道质量流量的0.5%,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4)工作频率为100Hz~2000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80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