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岩溶地质桩基防偏钻孔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8062.5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3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燮;廖绫;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06 | 分类号: | E21B4/06;E21B17/10;E21B10/36;E21B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泓呈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0 | 代理人: | 王丰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岩溶 地质 桩基 钻孔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桩基冲击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岩溶地质桩基防偏钻孔设备,它包括冲击钻机构、限摆机构,其中冲击钻机构吊挂在冲击钻探机的钢丝绳A上,冲击钻机构在钢丝绳A的往复牵引下对岩层进行往复冲击破碎,进而在岩层上形成冲击钻孔;整个冲击钻孔过程无需向溶洞内投放大量片石,从而避免因片石准备量不足而导致的钻孔内用来保护孔壁和排渣的泥浆大量流失,同时避免因片石投放经验不足导致的片石投放位置不合理而导致的在溶洞底部冲击钻孔产生偏斜,有效提高岩溶地质的冲击钻孔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桩基冲击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岩溶地质桩基防偏钻孔设备。
背景技术
在桩基建设过程中,通常使用冲击钻在地面上冲击形成一定深度的冲击钻孔。冲击钻具有很好的钻孔性能,对较硬的地层都可以有效的进行钻孔作业,且效率十分的高。适用于硬度较高的岩层、风化的岩层以及各种硬脆的地质环境中。
冲击钻是一种以垂直往复运动依靠冲击力进行钻孔的工程钻孔设备,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凿岩的锤子,都是靠冲击力进行钻孔作业,一般主要指重力冲击钻。冲击钻利用冲击器在自重作用下产生的动能将岩石打碎,再利用泥浆将岩石碎屑排出,达到钻孔效果。
在使用冲击钻进行岩溶地质桩基施工过程中,在钻孔前会对钻孔部位的地下溶洞分布情况进行探测了解,在钻孔过程中同样会对钻头位置进行实时探测。如果钻头遇到必经的溶洞时,冲击钻的继续冲击钻孔势必会因其在溶洞底部斜坡作用下发生摆动而导致钻头在溶洞底部冲击形成的钻孔发生偏斜。
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向溶洞内投放大量的片石将溶洞进行填充,然后利用冲击钻进行小幅度的往复冲击,直至在溶洞底部形成无偏斜的冲击钻孔位置,但是向溶洞内添加片石的处理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片石准备量不足时,容易导致钻孔内用来保护孔壁和排渣的泥浆因溶洞的渗漏而大量流失。
其次,片石投放位置不合理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相应作用,最终依然会导致在溶洞底部的钻孔发生偏斜。
最后,投放片石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大延长钻孔施工时间,工作效率较低。
所以,设计一种无需投放片石就可以在溶洞底部冲击出无偏斜钻孔的冲击钻很有必要,以提高钻孔效率。
本发明设计一种用于岩溶地质桩基防偏钻孔设备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岩溶地质桩基防偏钻孔设备,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用于岩溶地质桩基防偏钻孔设备,它包括冲击钻机构、限摆机构,其中冲击钻机构吊挂在冲击钻探机的钢丝绳A上,冲击钻机构在钢丝绳A的往复牵引下对岩层进行往复冲击破碎,进而在岩层上形成冲击钻孔;当冲击钻机构遇到并到达溶洞底部的陡峭斜坡时,通过钢丝绳A往复牵引冲击钻机构,冲击钻机构自带的撞击块在冲击钻机构绕其与溶洞底部斜坡的接触点由倾斜状态向竖直状态回摆过程中对冲击钻机构形成撞击,冲击钻机构在撞击块的往复撞击作用下对其与溶洞底部斜坡的接触处进行冲击并最终在溶洞底部斜坡上形成一个允许冲击钻机构进行直上直下冲击钻孔作业的平台;
冲击钻机构配套有与钻孔孔壁配合的限摆机构,与冲击钻机构配合的限摆机构阻止到达溶洞底部平缓斜坡的冲击钻机构产生摆动并辅助冲击钻机构对溶洞底部平缓斜坡进行竖直冲击钻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80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