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仿真的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7883.7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3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钟德明;王天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谢秀娟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仿真 系统 理论 过程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仿真的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系统运行过程进行分析,构建系统运行分析目标;S2、根据系统运行过程构建系统模型,并对系统模型进行扩展,得到扩展模型;S3、运行扩展模型,并根据系统分析目标对运行结果进行分析,识别系统的不安全控制动作和损失场景。本发明能够通过仿真准确、高效识别混杂系统的损失场景,并且同时识别不安全控制动作,避免了在局部部件中识别不安全控制动作和损失场景的不足,也避免了人工方式难以分析复杂行为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统安全性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仿真的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System-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是基于STAMP的危险分析方法。目前,一些关于STPA的标准正在制定,例如: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SAE: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正在制定以下标准:《SAE AIR6913-Using STPAduring Development and Safety Assessment of Civil Aircraft》、《SAE J3187-Applying System 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to Automotive Applications》;中国也在开展相关标准预研工作。
STPA方法特别适合于针对复杂的工程系统的安全性分析。目前,STPA方法已经在交通、航天、航空、核电等复杂的工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2018年3月,Nancy G.Leveson和John P Thomas发布了《STPA Handbook》,这是当前国际STPA标准制定、工业应用、学术研究、方法改进的主要依据。目前《STPA Handbook》中的STPA方法采用人工方式在局部部件中进行分析,难以分析复杂系统行为,也难以准确、高效系统地识别不安全控制动作和损失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仿真的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能够通过仿真准确、高效识别混杂系统的损失场景,并且同时识别不安全控制动作(UCA),避免了在局部部件中识别UCA和损失场景的不足,也避免了人工方式难以分析复杂行为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仿真的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系统运行过程进行分析,构建系统运行分析目标;
S2、根据系统运行过程构建系统模型,并对系统模型进行扩展,得到扩展模型;
S3、运行扩展模型,并根据系统分析目标对运行结果进行分析,识别系统的不安全控制动作和损失场景。
优选地,所述系统分析目标包括损失、系统级危险及系统级安全约束;
所述损失具体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坏、环境污染、任务失败、信息泄露;
所述系统级危险为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导致损失的系统状态;
所述系统级安全约束为系统阻止危险发生的所应具备的能力。
优选地,在所述构建系统模型过程中,采用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描述连续动态行为,采用状态机描述离散动态行为。
优选地,所述系统模型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以及被控过程部件行为。
优选地,所述扩展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标识控制动作、确定致因因素、设计注入方案及修改系统模型。
优选地,所述设计注入方案的过程为:将控制动作与偏差组合,形成带偏差的控制动作;将致因因素与偏差组合,形成带偏差的致因因素;将带偏差的控制动作与带偏差的致因因素进行组合,得到注入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78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