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雾化电极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7755.2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9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亿达晨峰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14 | 分类号: | B22F9/14;B22F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邹仕娟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西区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 电极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雾化电极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结构:供电系统、真空系统、雾化室、控制系统、冷却系统及进给系统;且其生产工艺方法如下:步骤一、备料:打开供电系统,将原棒料装入旋转进给装置中,并做好密封工作;步骤二、抽真空:通过真空系统对雾化室进行抽真空,为充放氩气提供准备基础。本发明通过对等离子电极雾化制备的系统进一步的优化,确保整体程序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更好的保证了整体的制备效率;通过对整体的制备流程进行确实的分析与肯定,保证了制备流程的实用性,更好的弥补了众多恒业的空白之处;提高了等离子旋转雾化电极的制备质量,保证了整体流程的工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电极技术领域,具体为雾化电极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旋转电极雾化,用金属或合金制作成一对电极,通过放电使得金属端面与电弧接触区域变成熔融状态,再通过高速旋转的离心力将金属液滴甩出,完成雾化过程,目前市面上的等离子旋转制粉设备是由一个直径约2-3米的雾化室组成,金属棒料通过动密封装入其中,等离子枪产生等离子电流,使高速旋转的金属棒料端部熔化,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薄层液态金属雾化成极小的液滴飞射出去,同时在氩气的保护下快速冷却。
因为整个制粉过程状态较为复杂,高转速(几万转),大电流(几千安),金属棒料的融化过程较为复杂等因素,相关理论计算研究文献较少。因此,等离子旋转电极制粉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仍然较低,操作上基本都是人为手动操作,其整体繁琐的同时,又导致工作人员容易在作业期间存在疏忽与遗忘的情况,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传统制备工艺无法更好的适应现代作业需求,融化电流等相关的主要因素的设定均是依据经验而行,缺乏理论支撑。
因此亟需设计雾化电极的制备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雾化电极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过程状态较为复杂,高转速,大电流,金属棒料的融化过程较为复杂等因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雾化电极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结构:
供电系统、真空系统、雾化室、控制系统、冷却系统及进给系统;
且其生产工艺方法如下:
步骤一、备料:打开供电系统,将原棒料装入旋转进给装置中,并做好密封工作;
步骤二、抽真空:通过真空系统对雾化室进行抽真空,为充放氩气提供准备基础;
步骤三、充气:充入氩气并启动循环泵,使雾化室内氩气分布均匀,随后启动冷却系统;
步骤四、制备:通过控制系统启动旋转按钮使棒逐渐加速旋转,当达到预设转速后,启动等离子抢电源,棒料与等离子抢间产生高温等离子弧,棒料端面瞬间熔化形成金属液膜,在离心力和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脱离棒料并形成微小液滴,并在冷却气体的冷却作用下凝固成金属粉末,完成雾化电机制备作业。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四选材过程中,控制系统通过PLC程序编程,实现金属棒料转速的自动最佳匹配。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二配制过程中,真空系统通过自动自动控制机械泵、罗茨泵、扩散泵及相关气缸元件的动作,以完成抽真空作业。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三配制过程中,当真空度小于-5000Pa后,充入纯度为99.99%氩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等离子电极雾化制备的系统进一步的优化,确保整体程序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使其可以更好的配合工作人员的作业需求进行调整,避免了传统人工辅助所带来的缺陷,在降低了人力消耗的基础上又保证整体的运行时的紧凑性,为整体的生产制备水平保证在优益的作业水平,也保证了整体制备工艺的有效性与连续性,更好的保证了整体的制备效率;
(2)、通过对整体的制备流程进行确实的分析与肯定,使本工艺更加具备严谨性,也保证了制备流程的实用性,更好的弥补了众多行业的空白之处,使其可以更好的得到市场的认可与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亿达晨峰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亿达晨峰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77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