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及电源转换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17361.7 | 申请日: | 2021-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7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钟春林;朱俊高;周孝亮;李丰平;李少科;范勇;叶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莱福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36 | 分类号: | H01F27/36;H01F27/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洋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新桥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电源 转换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及电源转换装置,涉及磁集成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电感组件和第二电感组件,所述第二电感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感组件外圈,所述第一电感组件与所述第二电感组件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放置有磁芯,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电感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感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之间,所述第一磁芯和/或所述第二磁芯包括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一电感组件的凸柱。能够在方便调节漏感的同时减小整体的体积且无漏磁现象,并提高功率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集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压器及电源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功率器件体积要求越来越小,功率密度要求越来越高。而对于谐振变换器需要谐振电感与变压器同时结合工作。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设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传统变压器与独立谐振电感。这种形式需要采用两个器件,由于是分立结构,可以分别设置变压器参数与谐振电感参数,设计方便。另一种是简单将变压器与谐振电感集成形成一个器件,将变压器与谐振电感集成在一起,调整谐振电感大小时,可以通过增加原次边距离,或增加线圈匝数来改变。
然而,使用传统变压器与独立谐振电感,由于需要两个独立器件,会增大电源体积,而且增加布线难度。如果简单将变压器与谐振电感集成,在通过增加变压器漏感增加谐振感量时,可通过加大原次边距离,减小耦合系数来增大漏感;或者保持原次边距离不变,通过增加线圈匝数来增加漏感。但是,不管是增加原次边间距,还是增加线圈匝数,都会导致变压器体积增大,不利于高功率密度与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及电源转换装置,能够在方便调节漏感的同时减小整体的体积且无漏磁现象,并提高功率密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第一电感组件和第二电感组件,所述第二电感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感组件外圈,所述第一电感组件与所述第二电感组件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放置有磁芯,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电感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感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之间,所述第一磁芯和/或所述第二磁芯包括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一电感组件的凸柱。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感组件包括第一支撑骨架,以及绕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骨架外圈的第一绕组,所述第一支撑骨架上开设有用于插设所述凸柱的第一过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骨架的外圈设置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绕组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感组件包括第二支撑骨架,以及绕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骨架外圈的第二绕组,所述第二支撑骨架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电感组件和所述磁芯的第二过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骨架的外圈设置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绕组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包括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一电感组件的凸柱时,所述第一磁芯还包括位于所述凸柱两侧的第一侧壁部,所述第二磁芯还包括位于所述凸柱两侧的第二侧壁部,所述第一侧壁部与所述第二侧壁部相抵持。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芯包括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一电感组件的凸柱时,所述第一磁芯还包括位于所述凸柱两侧的第一侧壁部,所述第二磁芯为平板结构,所述第一侧壁部与所述平板结构抵持。
可选地,所述第二磁芯包括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一电感组件的凸柱时,所述第二磁芯还包括位于所述凸柱两侧的第二侧壁部,所述第一磁芯为平板结构,所述第二侧壁部与所述平板结构抵持。
可选地,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包括多匝线圈。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源转换装置,包括如上所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压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莱福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莱福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73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