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面油污处理用节肢式吸油浮垫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5938.0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2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日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日山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7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 油污 处理 节肢 式吸油浮垫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油污处理用节肢式吸油浮垫,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本发明可以通过仿照蜘蛛类节肢动物的特性,创新性引入节肢式导油管并借由连接的捕油球对水面的油污进行吸附收集,在捕油球吸附饱和时会触发局部膨胀动作,从而暴露出一定强度的磁场,对回收筒内的触发微气球进行主动吸引,迫使其沿节肢式导油管迁移至捕油球内,同时利用光热转化功能进行自加热,进而进一步挤出捕油球内的空气,在触发微气球的浮力作用下带动捕油球整体上移,此时捕油球内吸收的油污可以在重力辅助作用下向回收筒内输送直至重新恢复初始状态,磁场撤销后触发微气球也复位至回收筒内,节肢式导油管重新进行关节动作重复吸油,极大的提高吸油效率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面油污处理用节肢式吸油浮垫。
背景技术
随着水上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水上事故的风险也越来越高。船舶集中航行和停泊的水域,船舶的排放或泄露,都会产生大量漂浮物。水面漂浮物包括浮油、垃圾、植物残骸等,具有污染范围大、破坏时间长、扩散和漂移速度快等特点。漂浮物在水面上形成的大面积(油)膜阻隔正常的水气交换过程,影响生物链的循环,破坏生态平衡,恶化水体质量。
目前对于水面油污的处理方式,大多采用吸油毡、吸油棉进行物理吸收处理,配合吸油围栏,垃圾回收袋进行阻挡和回收,但是由于吸油毡、吸油棉进行物理吸收时容易出现饱和现象,无法继续吸附油污,并及时的通知到技术人员进行打捞回收,导致经常出现未吸附饱和便回收和吸附饱和后仍未回收的两种现象,未吸附饱和便回收会极大的降低吸油效率,无形中提高人力物力,吸附饱和后仍未回收也会降低吸油效率,同时容易导致部分油污脱附对水域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面油污处理用节肢式吸油浮垫,可以通过仿照蜘蛛类节肢动物的特性,创新性引入节肢式导油管并借由连接的捕油球对水面的油污进行吸附收集,在捕油球吸附饱和时会触发局部膨胀动作,从而暴露出一定强度的磁场,对回收筒内的触发微气球进行主动吸引,迫使其沿节肢式导油管迁移至捕油球内,同时利用触发微气球的光热转化功能进行自加热,进而使得触发微气球膨胀进一步挤出捕油球内的空气,在触发微气球的浮力作用下带动捕油球整体上移,实现节肢式导油管的关节动作,此时捕油球内吸收的油污可以在重力辅助作用下向回收筒内输送直至重新恢复初始状态,磁场撤销后触发微气球也复位至回收筒内,节肢式导油管重新进行关节动作重复吸油,极大的提高吸油效率及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面油污处理用节肢式吸油浮垫,包括泡沫浮垫,所述泡沫浮垫上连接有拉绳,所述泡沫浮垫内镶嵌连接有多个边缘分布的回收筒,所述回收筒上插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节肢式导油管,且节肢式导油管贯穿泡沫浮垫并延伸至泡沫浮垫外侧,所述节肢式导油管包括基节管、腿节管和主导油纤维,所述基节管与腿节管连接,且基节管与回收筒连接并镶嵌于泡沫浮垫上,所述腿节管远离基节管一端连接有捕油球,所述主导油纤维插设于基节管和腿节管中,且主导油纤维两端分别延伸至捕油球和回收筒内侧,所述回收筒内中心处连接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上设有多个触发微气球。
进一步的,所述捕油球包括浮胀半球、透光半球以及多根分导油纤维,所述浮胀半球和透光半球对称连接,且透光半球与腿节管连接,所述分导油纤维均匀镶嵌于浮胀半球上,且分导油纤维均与主导油纤维连接,主要通过分导油纤维全方位的对水面油污进行吸附,不易出现漏处理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日山,未经刘日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59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胀伸展式水面油污吸附浮球
- 下一篇:一种封闭式环保型竹炭粉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