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清算报文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15352.4 | 申请日: | 2021-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7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 发明(设计)人: | 侯海波;白杰;王文春;胡天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55 | 分类号: | H04L67/55;H04L43/10;G06Q40/02;G06Q40/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吕朝蕙 |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清算 报文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程序 产品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处理清算报文的方法,可应用于金融技术领域、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或其他技术领域。处理清算报文的方法包括:根据已生成交易的交易信息生成资源出入流量;在确定资源出入流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资源出入流量生成清算报文;解析清算报文,得到清算报文中的关键信息;以及在根据关键信息确定清算报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清算报文,以便针对已生成交易进行资源清算。还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处理清算报文的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金融技术领域和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处理清算报文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金融市场业务涵盖多种业务类型的交易,对生成的资源流的准确性提出很高的要求,对组报的准确性及资源清算的准确性提出了挑战。
相关技术中,主要依靠研发、测试过程来保障资源清算的准确性,容易出现场景覆盖不全,报文错报漏报的情况。即使增加开发、测试人员,对返回的清算明细进行双向对账,也仅能在事后发现差错时补救,难以做到清算前的事前控制、事中人工干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用于提高发送的清算报文的准确性,以此提高清算准确性的处理清算报文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清算报文的方法,包括:根据已生成交易的交易信息生成资源出入流量信息;在确定资源出入流量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资源出入流量信息生成清算报文;解析清算报文,得到清算报文中的关键信息;以及在根据关键信息确定清算报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清算报文,以便针对已生成交易进行资源清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根据已生成交易的交易信息生成资源出入流量信息包括:根据交易信息和第一流量模板,生成主路资源出入流量信息;提取交易信息中的关键要素信息;以及根据关键要素信息和第二流量模板,生成旁路资源出入流量信息,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旁路资源出入流量信息中的关键要素信息与主路资源出入流量信息中的交易信息相匹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关键信息包括报文编号。上述处理清算报文的方法还包括:在根据资源出入流量信息生成清算报文的情况下,构建资源出入流量信息与生成的清算报文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添加至预设映射关系表中;上述确定清算报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根据报文编号和预设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清算报文具有映射关系的第一资源出入流量信息;根据第一资源出入流量信息的编号和预设映射关系表,确定与第一资源出入流量信息具有映射关系的清算报文的个数;以及在清算报文的个数小于等于1的情况下,确定清算报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关键信息包括报文编号,上述处理清算报文的方法还包括:在根据资源出入流量信息生成清算报文的情况下,构建资源出入流量信息与生成的清算报文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添加至预设映射关系表中;上述确定清算报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根据报文编号和预设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清算报文具有映射关系的第二资源出入流量信息;以及在确定关键信息与第二资源出入流量信息中的交易信息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清算报文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关键信息包括报文编号;上述处理清算报文的方法还包括:在根据资源出入流量信息生成清算报文的情况下,构建资源出入流量信息与生成的清算报文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添加至预设映射关系表中;上述确定清算报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根据报文编号和预设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清算报文具有映射关系的第三资源出入流量信息;根据第三资源出入流量信息的编号和预设映射关系表,确定与第三资源出入流量信息具有映射关系的清算报文的个数;以及在清算报文的个数小于等于1且关键信息与第三资源出入流量信息中的交易信息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清算报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53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