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温度标定方法、装置、系统、车载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4986.8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天擎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5/00 | 分类号: | G01K15/00;G01M99/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万振雄;杨中强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温度 标定 方法 装置 系统 车载 终端 存储 介质 | ||
一种座椅温度标定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载终端,该方法应用于与数据传输设备通信连接的车载终端,数据传输设备与设置于汽车座椅表面的第一温度检测装置通信连接;车载终端还分别与设置在汽车座椅内部的第二温度检测装置和发热电路电连接;该方法包括:通过数据传输设备获取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座椅表面的第一实时温度;根据第一实时温度和座椅表面目标温度的对比结果控制发热电路的通断;在第一实时温度达到座椅表面目标温度时,获取第二温度检测装置当前检测到的座椅内部的第二实时温度;将第二实时温度标定为与座椅表面目标温度对应的座椅内部目标温度,从而可以准确、快速地标定出座椅表面目标温度和座椅内部目标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座椅温度标定方法、装置、系统、车载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汽车的座椅内设置有加热电路,加热电路通过加热丝等加热装置进行发热。导通加热电路后,可以将座椅温度提高至期望的温度值。然而,在实践中发现,座椅内部充斥着大量丝织物或者海绵等填充物,发热丝产生的热量在传导至座椅表面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热量散失,导致座椅表面的实际温度低于期望的温度值。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可以标定座椅内部温度和座椅表面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座椅温度标定方法、装置、系统、车载终端及存储介质,可以快速标定出座椅内部温度和座椅表面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座椅温度标定方法,应用于车载终端;所述车载终端与数据传输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数据传输设备与设置于汽车座椅表面的第一温度检测装置通信连接;所述车载终端还分别与第二温度检测装置和发热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和所述发热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汽车座椅内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座椅表面的第一实时温度;根据所述第一实时温度和座椅表面目标温度的对比结果控制所述发热电路的通断;在所述第一实时温度达到座椅表面目标温度时,获取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当前检测到的座椅内部的第二实时温度;将所述第二实时温度标定为与所述座椅表面目标温度对应的座椅内部目标温度,从而可以准确、快速地标定出座椅表面目标温度和座椅内部目标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座椅表面的第一实时温度,包括:接收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基于局域网通信连接发送的第一实时温度;所述第一实时温度是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基于串口通信连接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中获取到的。因此,车载终端可以低延迟地获取到第一实时温度,可以提高第一实时温度的时效性,有利于提高标定的准确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根据第一实时温度和座椅表面目标温度的差值控制所述发热电路的通断,包括:在所述第一实时温度低于座椅表面目标温度时,导通所述发热电路;和/或,在所述第一实时温度高于所述座椅表面目标温度时,断开所述发热电路。通过不断控制发热电路的导通和关断,可以使得座椅表面的温度稳定在座椅表面目标温度附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在第一实时温度达到座椅表面目标温度时,将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当前检测到的座椅内部的第二实时温度标定为与所述座椅表面目标温度对应的座椅内部目标温度,包括:在所述第一实时温度达到座椅表面目标温度且第一实时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当前检测到的座椅内部的第二实时温度;将所述第二实时温度标定为与座椅表面目标温度对应的座椅内部目标温度。在第一实时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再获取第二实时温度,可以提高标定出的对应关系的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天擎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天擎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4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