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油系统和压缩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14880.8 | 申请日: | 2021-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8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刘俊鹏;徐蒙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范亚红;钟宗 |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供油 系统 压缩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油系统和压缩机,其中,供油系统包括:气缸、油池、泵油活塞、进油管、出油管、进油单向阀和出油单向阀;泵油活塞设置于气缸内,且泵油活塞的上端通过余隙腔与排气腔连通,泵油活塞的下端设置有泵油工作腔,进油管和出油管的其中一端均与泵油工作腔连通,进油管的另一端与油池连接,出油管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运动部件连接;进油单向阀设置于进油管与泵油工作腔之间,出油单向阀设置于出油管与泵油工作腔之间。在本申请提供的供油系统和压缩机中,利用排气腔压力与系统背压之间的压力差作为泵油活塞的动力源,推动泵油活塞往复运动以实现润滑油的循环流动,由此提高供油系统的供油能力,保证上支撑结构也能获得充分润滑。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油系统和压缩机。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现有的压缩机一般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泵体组件和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定子和转子,用于驱动泵体组件工作,所述泵体组件包括气缸和轴承,用于实现工作流体(例如制冷剂)的压缩。根据泵体组件的不同,压缩机可以分为往复式压缩机(reciprocalcompressor)、涡旋式压缩机(scroll compressor)、旋转式压缩机(rotary compressor)等多种类型。
其中,旋转式压缩机的电机组件具有一根曲轴,所述电机组件通过所述曲轴将电机的旋转力传递到泵体部件。同时,所述曲轴中开设有泵油通道,所述曲轴的下端安装有泵油旋片,所述曲轴的下端置于油面下。在电机的驱动下,曲轴和泵油旋片一起旋转,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曲轴的下端吸入,沿着泵油旋片螺旋上升,之后继续沿着曲轴的泵油通道上升至曲轴的顶部,进而润滑轴承及运动副,同时也能起到压缩机内部冷却的作用。
对于大尺寸的旋转式压缩机而言,所述曲轴的上端部还设置有与其配合的上支撑结构,所述上支撑结构支撑于所述曲轴的上部,用以控制电机定子与电机转子的同心度。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上支撑结构与曲轴之间的供油比较困难,容易产生机械磨损。此外,在低速运行时由于压缩机无法提供较大的离心力,因此泵油能力不足,更加无法保证润滑油的充分供给,进而对压缩机可靠性和能效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油系统和压缩机,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能够提高供油系统的供油能力,即使在低转速工况下高扬程部位的运动部件也能够保证润滑油的充分供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供油系统,所述供油系统包括:气缸、油池、泵油活塞、进油管、出油管、进油单向阀和出油单向阀;
所述气缸包括排气腔和余隙腔,所述排气腔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腔通过所述排气口与所述余隙腔连通,所述排气腔和所述余隙腔的压力与所述气缸外部的背压之间的压力差往复变化;
所述泵油活塞设置于所述气缸内,且所述泵油活塞的上端通过所述余隙腔与所述排气腔连通,所述泵油活塞的下端设置有泵油工作腔,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的其中一端均与所述泵油工作腔连通,所述进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油池连接,所述出油管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运动部件连接;
所述进油单向阀设置于所述进油管与所述泵油工作腔之间,所述出油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出油管与所述泵油工作腔之间。
可选的,在所述的供油系统中,所述进油单向阀和所述出油单向阀均设置于所述泵油活塞的下端。
可选的,在所述的供油系统中,所述排气口为月牙槽结构,所述泵油活塞的上端位于所述月牙槽结构的旁边。
可选的,在所述的供油系统中,所述油池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底部,所述油池的油面压力即所述气缸外部的背压。
可选的,在所述的供油系统中,所述压缩机的运动部件包括上支撑结构,所述上支撑结构套设于曲轴的上端,用于支撑所述曲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48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