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捣固车用轨道不平顺自动检测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4583.3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3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宋纪名;贺丽萍;杨加玲;刘鑫;杨伟华;李玮;桂传念;谭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E01B35/00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杜德成 |
地址: | 441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捣固车用 轨道 平顺 自动检测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铁路捣固车用轨道不平顺自动检测控制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控制执行步骤,数据采集时,利用三点法测量铁路线路待捣区域等距点处的正矢值、抄平值、超高值,利用正矢传感器(3)、电子摆(4)和抄平传感器(5)获取铁路线路的方向偏差、横向水平偏差和纵向水平偏差。数据处理时,通过算法控制器,获取理论正矢值、实现正矢差的波形复原、获取前端偏移量,获取理论抄平值、实现抄平值之差的波形复原、获取抄平修正值。控制执行时,计算机(6)输出理论正矢值、前端偏移量、理论抄平值、抄平修正值等轨道不平顺参数,控制捣固车完成线路养护作业。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检测数据可靠和控制过程精准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铁路捣固车用轨道不平顺自动检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铁路线路的养护施工中,通常需要利用捣固车来对线路进行维修,捣固车通过拨道作业和起道抄平系统来消除铁路线路的方向偏差,因而获取铁路线路的设计基准值是捣固车作业的前提条件,捣固车作业前需要对待捣固线路的前端偏移量和抄平修正值进行人工测量,或者利用线路设计图纸、线路变形状态还原设计基准值,其人工测量效率低下、原始基准难以恢复、误差分析依据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铁路捣固车用轨道不平顺自动检测控制方法, 它能够有效地采集捣固车正矢传感器和抄平传感器的检测数据,精准地计算待捣固线路对应点的前端偏移量和抄平修正值,可靠地对轨道不平顺进行测评误差分析。
设计一种铁路捣固车用轨道不平顺自动检测控制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控制执行步骤。
数据采集阶段,利用三点法测量铁路线路待捣区域等距点处的正矢值、抄平值、超高值,正矢传感器用于测量线路方向偏差,电子摆用于测量线路横向水平偏差,抄平传感器用于测量线路纵向水平偏差。
数据处理阶段,通过计算机中的算法控制器分别获取前端偏移量和抄平修正值;前端偏移量的获取:利用计算机中的算法控制器,对测得的正矢值进行相应的平滑处理,得到理论正矢值,对测量正矢值与理论正矢值的正矢差进行相应的波形复原,对所述复原波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前端偏移量;抄平修正值的获取:利用计算机中的算法控制器,对测得的抄平值进行相应的平滑处理,得到理论抄平值,对测得的抄平值与理论抄平值之差进行波形复原,对所述复原波和与超高值相关的数值进行处理得到抄平修正值。
算法控制器在进行波形复原时,已经预先考虑了与列车运行相关的正弦波波长λ对频率ω值的影响,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以确定复原波形的波长和频率范围。
控制执行阶段,计算机输出理论正矢值、前端偏移量、理论抄平值、抄平修正值等轨道不平顺参数,控制捣固车完成线路养护作业。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由于数据采集阶段利用了正矢传感器、电子摆和抄平传感器,因而有利于获取铁路线路的方向偏差、横向水平偏差和纵向水平偏差等参数。同时由于在计算机设置有算法控制器,因而可以获取理论正矢值、实现正矢差的波形复原、获取前端偏移量,也可以获取理论抄平值、实现抄平值之差的波形复原、获取抄平修正值。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检测数据可靠和控制过程精准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控制过程图;图2是控制原理图。
图中,1、检测机构,2、控显机构,3、正矢传感器,4、电子摆,5、抄平传感器, 6、计算机,7、算法控制器,8、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提供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部分,检测原理。
数据采集阶段:利用三点法测量铁路线路待捣区域等距点处的正矢值、抄平值、超高值。
运用三点法对线路进行捣固时, 作业点正矢y(ζ)和实际轨道方程x(ζ)之间的关系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45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