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器盖板及具有该盖板的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4404.6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3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聂公平;赖书东;林观兰;何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金立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10 | 分类号: | H01G2/10;H01G2/20;A62C3/16;A62C3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晟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9 | 代理人: | 郑书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器 盖板 具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器盖板,包括盖板本体,盖板本体的端面设有凸缘,盖板本体设有凸缘的端面还开设有U形结构的灌胶流道,U形结构的灌胶流道的中部形成电极引出区域,电极引出区域的表面与盖板本体的表面置于同一平面,盖板本体的侧端分别设有进胶口和排气口,进胶口和排气口分别与U形结构的灌胶流道的两端相连通,灌胶流道内设有导流板。本发明通过进胶口灌胶,在导流板的作用下有利于灌封时电容内部气体排出,降低灌封难度的同时使电容器整体电性能更加优异;电极引出区域置于盖板本体的中间位置,不仅加强了盖板的强度,还增大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爬电距离,避免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底部的尖端放电,提高了电容器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盖板及具有该盖板的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现有的电容器通常开有灌胶口进行绝缘材料的灌装,但其灌胶口一般为设置在盖板上的单圆孔,进行灌装的时候电容器内部的气体不能及时排除,易在电容器内部形成气泡,进而影响电容器的电性能,造成内部击穿。
另外,当电容器充能之后,电容器的两个电极之间带有相反的电荷,使得电容器的两个电极之间具有电势,虽然两个电极之间不相互连接,但一旦电极之间的电压达到一定强度,或电极之间间距足够短,就可能击穿空气,产生放电,尤其是电压较高场所用电容器的结构,所以电容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电极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即沿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的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电气间隙为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但是由于电容器规格限制以及电容芯子连接的需要,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也存在一定限制,并且电极本身尺寸较大,导致在额定电压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满足标准要求,影响电容的电压设置和电容器容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电容器中存在电容器内部易形成气泡、电容器电压和容量设置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器盖板及具有该盖板的电容器用于克服上述缺陷。
一种电容器盖板,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的端面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为环形结构,且所述凸缘的外径<所述盖板本体的直径;所述盖板本体设有凸缘的端面还开设有U形结构的灌胶流道;U形结构的所述灌胶流道的中部形成电极引出区域;所述电极引出区域的表面与盖板本体的表面置于同一平面;所述盖板本体的侧端分别设有进胶口和排气口;所述进胶口和排气口分别与U形结构的所述灌胶流道的两端相连通;所述灌胶流道内设有导流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灌胶流道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相连通形成U形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流道远离第二流道的一端用于与进胶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流道远离第二流道的一端用于与排气口相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流道的宽度为E;所述第二流道的宽度为F;所述第三流道的宽度为H;其中E>H>F。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倾斜设置于第一流道内;所述第二导流板倾斜设置于第三流道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极引出区域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电极卡槽和第二电极卡槽;所述第一电极卡槽上安装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卡槽上安装有第二电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极引出区域上设有至少两组弹性绝缘垫片;至少两组所述的弹性绝缘垫片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所述弹性绝缘垫片远离电极引出区域的表面设有防爆气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极引出区域沿着其宽度方向开设有与弹性绝缘垫片相对应的引流槽口;所述引流槽口用于连通第一流道和第三流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引流槽口内设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隔片;所述隔片沿着电极引出区域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金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金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44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