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4280.1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2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68;H01L2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远明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显示 面板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透光基板;以及薄膜晶体管层,设于所述透光基板上,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具有同层设置的驱动晶体管和感光晶体管;以及遮光层,设于所述透光基板远离所述薄膜晶体管层的一面且所述遮光层的位置对应于所述驱动晶体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因具有轻、薄、小等特点,同时功耗低、无辐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在平板显示行业应用较为广泛。为拓宽液晶显示器商用及家用功能,现将诸多功能集成在显示器中,如色温感测,激光感测,气体感测等,提高了液晶显示器可应用场景。但诸多集成功能均处在新开发阶段,尚有较多工艺制程及相关设计需要完善,以便提高多种集成功能液晶显示器性能。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外挂式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外挂式模式液晶显示器(Sensor on glass),其包括第一偏光片11、第一基板12、第一保护层13、驱动晶体管14、第二保护层15、色阻层16、黑矩阵17、第三保护层18、第一电极19、支撑柱20、液晶层21、第二电极22、第二基板23、第二偏光片24、粘合层25、第三基板26、感光晶体管27以及PFA保护层28。
具体的,所述第一基板12设于所述第一偏光片11上;所述第一保护层13设于所述第一基板12上;所述驱动晶体管14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层13上;所述第二保护层15覆于所述驱动晶体管14和所述第一保护层13上;所述色阻层16与所述黑矩阵17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护层15上;所述第三保护层18设于所述色阻层16与所述黑矩阵17上;所述第一电极19设于所述第三保护层18上;支撑柱20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三保护层18上;所述第二电极22与所述第一电极19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柱20设于所述第二电极22与所述第一电极19之间,且与框胶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在所述空腔内填充液晶形成所述液晶层21;所述第二基板23设于所述第二电极22上;所述第二偏光片24设于所述第二基板23上;所述粘合层25设于所述第二偏光片24上;所述第三基板26设于所述粘合层25上;所述感光晶体管27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三基板26上;所述PFA保护层28设于所述感光晶体管27和所述第三基板26上。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9和所述第二电极22为透明的ITO电极。
外挂式模式液晶显示器具有感应激光效果,将具有激光感应的感光晶体管27(Sensor TFT)的第三基板26贴合在第二偏光片24上,实现激光照射感光晶体管27时产生信号,进而完成对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控制。
对于外挂式模式液晶显示器,虽然其技术较为成熟,工艺简单,设计技术要求低,较容易实现激光操作液晶显示器的效果,但由于需要单独第三基板26,所述第三基板26与第二偏光片24需要通过胶水贴合,甚至需要多次贴合工艺,从而导致成本较高。因此,为了解决贴合工艺导致生产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内嵌式液晶显示面板。
如图2所示,图2为现有内嵌式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内嵌式液晶显示面板(Sensor in cell),其包括第一偏光片11、第一基板12、第一保护层13、驱动晶体管14、感光晶体管27、第二保护层15、色阻层16、黑矩阵17、第三保护层18、第一电极19、支撑柱20、液晶层21、第二电极22、第二基板23以及第二偏光片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42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