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碱度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3990.2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8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苏志峰;徐文军;杨权;周扬;林金平;刘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能源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7/24 | 分类号: | C01D7/24;C01D7/35;C01D3/06;C01D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王少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碱度 盐水 排放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碱度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方法及系统,高碱度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方法包括:S1、对浓盐水进行预热处理和蒸发浓缩处理,获得浓缩液;S2、对浓缩液进行一水碳酸钠蒸发结晶处理,得到一水碳酸钠母液和一水碳酸钠产品盐;S3、对一水碳酸钠母液进行冷冻结晶处理和热熔处理,得到冷冻母液和一水碳酸钠浆液;S4、对冷冻母液进行氯化钠蒸发结晶处理,获得氯化钠母液和氯化钠产品盐。本发明实现对高碱度浓盐水依次进行蒸发浓缩、一水碳酸钠蒸发结晶、十水碳酸钠冷冻结晶、氯化钠蒸发结晶处理,进而实现浓盐水的回收利用,并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水碳酸钠和氯化钠,提高废水的水回收率,保护环境,结晶盐得到资源化利用,实现浓盐水零排放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碱度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煤化工、石化、造纸、冶金、采矿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工艺系统排水、循环水排污水、开采过程井下涌水等废水,对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化学加药处理、膜处理等常规工艺处理技术,仅能从中回收75%-85%的产品水,剩下的废水则以高含盐的浓盐水进行外排,污染了周边水源和生态环境。
由于浓盐水产生的各个行业生产特性的区别,造成了废水污染物的水质指标差异,针对硫酸钠及氯化钠为主的浓盐水,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零排放处理工艺主要是通过预处理单元去除水中的结垢因子,再通过膜浓缩单元实现浓盐水的提浓减量,最后采用蒸发结晶单元实现废水中的结晶盐分离与提取,最终实现废水零排放的目标。然而在某些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浓盐水是以碳酸钠和氯化钠为主,现有的零排放工艺只能通过预处理去除结垢因子、膜浓缩实现浓缩减量,但蒸发结晶却难以实现结晶盐的资源化,因而无法达成废水全部回用的目标。
针对浓盐水的零排放处理,现今国内外采用的零排放处理工艺及系统未能区别对待或综合考虑各行业的废水特性,无法实现碳酸钠及氯化钠型浓盐水回用处理的技术难题,因此,亟需寻找一种将浓盐水中碳酸钠及氯化钠分离和提取的处理工艺及系统,以实现废水零排放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浓盐水中碳酸钠及氯化钠分离和提取的高碱度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方法及高碱度浓盐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碱度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方法,用于碳酸钠及氯化钠型浓盐水的零排放处理,所述高碱度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依次对浓盐水进行预热处理和蒸发浓缩处理,获得浓缩液;
S2、对浓缩液进行一水碳酸钠蒸发结晶处理,得到一水碳酸钠母液和一水碳酸钠产品盐;
S3、对一水碳酸钠母液进行冷冻结晶处理和热熔处理,得到冷冻母液和热熔后的一水碳酸钠浆液;
S4、对冷冻母液进行氯化钠蒸发结晶处理,获得氯化钠母液和氯化钠产品盐。
优选地,步骤S2包括:将浓缩液进行蒸发结晶处理以得到一水碳酸钠浆液,再将该一水碳酸钠浆液依次进行增稠、离心和干燥处理,获得一水碳酸钠产品盐。
优选地,步骤S3包括:将一水碳酸钠母液进行冷冻结晶处理以得到十水碳酸钠浆液和冷冻母液,将十水碳酸钠浆液依次进行增稠、离心和热熔处理,获得一水碳酸钠浆液。
优选地,步骤S3还包括:将热熔后的一水碳酸钠浆液依次进行增稠、离心和干燥处理,获得一水碳酸钠产品盐。
优选地,步骤S4包括:将冷冻母液先经过预热、蒸发结晶获得氯化钠母液和氯化钠浆液,再将氯化钠浆液依次进行增稠、离心和干燥处理,获得氯化钠产品盐。
优选地,所述高碱度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将部分或全部步骤S4获得的氯化钠母液进行干化处理,获得混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能源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能源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39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