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13743.2 | 申请日: | 2021-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4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韩志伟;沈党云;张炎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智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G06F21/46;G06F21/60;G06F21/64;G06K17/00;G06Q1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孙志一 |
| 地址: | 30021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身份 认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包括区块链系统和货运平台系统,将区块链与身份认证、二维码技术相结合,实现一种可信的身份认证方法,通过区块链对用户身份ID二维码的生成、传输、发布及核验过程进行链上存证,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可核查,支持用户、设备身份信息进行安全可信的跨域交换共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货运物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货运物流行业市场上存在众多网络货运平台,平台在为用户提供服务过程中,对用户身份的唯一性标识是各项服务开展的前提。各平台在内部对用户进行身份标识,用于支撑平台内部的业务开展。通常采用的方案是以用户的数字ID值作为标识,而对于接入平台的物联网设备则采用设备号作为标识。跨域进行用户(设备)身份共享需要通过技术服务接口,在便捷性方面存在一定欠缺。用户(设备)进行的各项操作以及对敏感数据的使用方面,审计信息存在缺失、不完整等问题,即使在平台内部记录审计信息,但是无法做到全流程可信、可追溯。现有技术方案不能作为货运物流行业标准的身份认证依据,无法支持用户、设备身份信息进行安全可信的跨域交换共享。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以解决货运物流行业无法支持用户、设备身份信息进行安全可信的跨域交换共享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包括区块链系统和货运平台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货运平台系统用于用户身份ID二维码的生成、传输、发布及核验,并基于所述用户身份ID二维码向用户提供各项货运相关业务;
所述区块链系统包括多个与所述货运平台系统连接的区块链节点,并通过多个所述区块链节点实现用户身份ID二维码的生成、传输、发布及核验过程相关数据的链上存证和全流程可追溯。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ID二维码数据包括标识头、版本号、用户标识、证照数据区、用户扩展数据区和安全校验区,以二进制数格式表示,其中,所述标识头用于表示数据结构的头部指示,所述版本号用于表示身份ID数据结构的版本号,所述用户标识用于表示证照二维码的唯一编号,所述证照数据区用于表示证照的二进制数据,所述用户扩展数据区用于表示用户扩展数据,所述安全校验区表示用于身份ID数据安全和核验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ID二维码采用国标快速矩阵响应码。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ID二维码的数据结构中除安全校验区以外,其他部分数据先转换成Base64编码格式后再进行二维码编码。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ID二维码采用不低于M的纠错级。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ID二维码不大于符号版本25,即每边模块数不大于117。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ID二维码的图像中间位置设置有不影响二维码可识读性的企业相关标识图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中所述的区块链系统和货运平台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包括区块链系统和货运平台系统,将区块链与身份认证、二维码技术相结合,实现一种可信的身份认证方法,通过区块链对用户身份ID二维码的生成、传输、发布及核验过程进行链上存证,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可核查,支持用户、设备身份信息进行安全可信的跨域交换共享。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智运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智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3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渗碳处理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阻燃POM/PE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