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固定夹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3060.7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6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罗爱民;彭新阳;黄馨;秦保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安泰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侯巍巍 |
地址: | 101200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 固定 | ||
本申请涉及骨科外固定支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用固定夹,其包括固定件以及对称设置在固定件两端的夹紧件,并且夹紧件可拆卸连接在固定件上,两夹紧件均能够绕着固定件转动;固定件包括连接轴以及对称设置在连接轴两端的一对旋转块,转轴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转动块,并且两转动块位于两旋转块之间,两旋转块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呈环形的凹槽,转动块的两端转动设置在凹槽内;夹紧件包括一端与转动块螺纹连接的固定螺钉以及滑动设置在固定螺钉上的盖体和配托,配托位于靠近固定件的一端,固定螺钉远离固定件的一端能够压紧盖体,配托能够抵接到固定件上,盖体和所述配托之间用于夹紧连接杆。本申请具有提高固定人体骨折处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骨科外固定支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用固定夹。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高能量开放性骨折增多,治疗开放性骨折不同于闭合性骨折,它容易发生感染和坏死。因此处理开放性骨折要求迅速,尽量减少对组织的再损伤。骨折的固定方法应以简单,迅速,有效为原则。
外固定支架技术应用于治疗骨折很广泛,外固定支架的优势:1、适用范围广,现代外固定架质量可靠,稳定性好,组装形式灵活多样;2、固定可靠:现代外固定系统通过不断的改进与研究,其稳定性已经非常可靠,固定过程中因为外固定架不稳定导致的骨折端移位与成角已极为罕见;3、固定范围大,对于一些邻近关节或关节内的骨折,必要时可采用超关节固定, 以增加固定的稳定性,这是内固定无法达到的;4、微创操作,手术损伤小,采用闭合复位。
现在市面上外固定支架如石膏、夹板、骨牵引虽然简单,但不能达到快速和有效的骨折固定,骨折端的异常活动不仅威胁伤口皮肤的愈合,更能增加污染扩散的机会。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固定人体骨折处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用固定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用固定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用固定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以及对称设置在固定件两端的夹紧件,所述夹紧件用于固定连接杆,并且所述夹紧件可拆卸连接在固定件上,两夹紧件均能够绕着固定件转动;
所述固定件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轴以及对称设置在连接轴两端的一对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与连接轴的端部螺纹连接,所述转轴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转动块,并且两所述转动块位于两旋转块之间,两旋转块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与连接轴轴线同轴且呈环形的凹槽,所述转动块的两端转动设置在凹槽内;
所述夹紧件包括一端与转动块螺纹连接的固定螺钉以及滑动设置在固定螺钉上的盖体和配托,所述配托位于靠近固定件的一端,所述固定螺钉远离固定件的一端能够压紧盖体,所述配托能够抵接到固定件上,所述盖体和所述配托之间用于夹紧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设置的固定件和夹紧件,在连接相邻的两连接杆后,能够调整夹紧件和固定件之间的角度,实现多平面多角度的固定,以便适应复杂固定操作环境下的要求,并且设置的固定件和夹紧件能够提高安装相邻两连接杆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盖体和配托相对的表面上各开设有三个相配合实用的夹紧槽,三个所述夹紧槽的尺寸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个夹紧槽的尺寸各不相同,用于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连接杆。
可选的,所述盖体朝向配托的表面上垂直固定连接有圆柱杆,在配托朝向盖体的表面上开设有与圆柱杆对应的插槽,所述圆柱杆插接在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圆柱杆能够防止盖体和配托上相配合的夹紧槽的位置发生偏离,保证盖体和配托上的夹紧槽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固定螺钉靠近固定件的一端滑动设置有防旋块,所述防旋块一侧与旋转块配合,所述防旋块另外一侧与配托配合,所述防旋块与配托相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多个鼠齿,多个所述鼠齿沿固定螺钉的轴线周向等距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安泰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安泰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30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