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及装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3037.8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0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吴世海;王永军;张浩;卞如冈;潘广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B71/00 | 分类号: | B63B71/00;E02D11/00;E02D27/44;G09B2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耐压 结构 模型 卧式 自动 装填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基础(008),所述设备基础(008)的上表面通过地脚螺栓预埋有若干基础预埋板(007),基础预埋板(007)上通过紧固件安装自动装填装置(001),所述自动装填装置(001)与卧式压力筒筒体(003)对接,自动装填装置(001)上放置耐压结构模型(002),所述设备基础(008)的上表面还通过滑移机构安装有筒帽托车(006),所述筒帽托车(006)上安装有筒帽(005);
还包括卡箍启闭机构(004),卡箍启闭机构(004)安装在卧式压力筒筒体(003)的端部,所述卡箍启闭机构(004)控制筒帽(005)与卧式压力筒筒体(003)的贴合或分离;
所述自动装填装置(001)的结构为:包括安装在基础预埋板(007)上的支撑模块(3),所述支撑模块(3)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弧形内凹结构,所述圆弧形内凹结构上安装有滑板模块(2),所述滑板模块(2)上配合安装有模型托车模块(1),所述模型托车模块(1)上放置耐压结构模型(002),所述支撑模块(3)上表面一端还安装有动力牵引模块(4),所述动力牵引模块(4)上安装有软件控制模块(5);所述模型托车模块(1)的结构为:包括在长度方向互相连接的若干个托车车架(101),所述托车车架(101)的左右两侧的上表面均焊接有内螺纹块(107),单个托车车架(101)的一端间隔安装有多个周向重载低摩擦板(102),单个托车车架(101)的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侧向重载低摩擦板(103);
位于首端和尾端的托车车架(101)上布置有接合器托架(106),尾端的接合器托架(106)外端面安装有艉部牵引座(105),艉部牵引座(105)的两头设置有牵引插销(104);
所述滑板模块(2)间隔分布在支撑模块(3)上,每个滑板模块(2)通过若干个滑板本体(201)连接而成,若干个滑板本体(201)在长度方向连接成一长条形结构,相邻两个滑板本体(201)之间通过滑板安装板(202)固定,滑板模块(2)分筒内滑板与筒外滑板两部分;
所述支撑模块(3)的结构为:包括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的筒体端支撑框架(301)和地面支撑框架(302),所述筒体端支撑框架(301)和地面支撑框架(302)均成圆弧形桁架结构,与模型托车模块(1)匹配,所述筒体端支撑框架(301)和地面支撑框架(302)的上表面安装有防坠蒙皮(304),防坠蒙皮(304)上安装有反力轨道(303);
所述动力牵引模块(4)的结构为:包括间隔布置的艏框架(401)和艉框架(408),所述艏框架(401)和艉框架(408)之间的两侧通过牵引油缸(405)连接,所述艏框架(401)和艉框架(408)之间还安装有牵引油缸托架(404),所述牵引油缸托架(404)和艉框架(408)之间安装有泵站安装框架(409),所述泵站安装框架(409)的上部安装液压泵站(410),所述液压泵站(410)的顶部安装操作平台(412)和平台盖板(411);所述艏框架(401)、牵引油缸托架(404)和艉框架(408)的截面均成半圆形结构,所述艏框架(401)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牵引油缸活塞杆插销(402),艏框架(401)外侧安装有艏部插拔油缸(403),所述牵引油缸(405)的外侧安装有牵引油缸缸体插销(406),艉框架(408)的外侧安装有艉部插拔油缸(407);牵引油缸(405)、艏部插拔油缸(403)、艉部插拔油缸(407)内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
软件控制模块(5)是自动装填装置(001)实现自动化的关键模块,通过设定的程序,控制动力牵引模块(4)的运行方向和距离,实现试验模型的超长距离移入、移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车车架(101)按长度分为长、短两种规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重载低摩擦板(102)和侧向重载低摩擦板(103)采用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并在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内充填聚四氟乙烯材料。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耐压结构模型卧式自动装填装置的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自动装填装置(001)的工作区域清理、准备,
卡箍启闭机构(004)开启,筒帽(005)与卧式压力筒筒体(003)分离,筒帽托车(006)将筒帽(005)移出卡箍启闭机构(004),至自动装填装置(001)工作区域外;
步骤二:装填装置吊装、安装,
将自动装填装置(001)筒外所有模块组装成一体,整体吊装至基础预埋板(007)上,通过高强螺栓将支撑框架固定在基础预埋板(007)上,检查动力牵引模块(4)的运行状态、检查自动装填装置(001)各机构间的连接,完成作业前的全部安全检查工作;
步骤三:耐压结构模型(002)吊放、就位,
将耐压结构模型(002)吊放在自动装填装置(001)的模型托车模块(1)上,模型接合器摆放在接合器托架(106)上;
步骤四:艉框架(408)固定、模型托车模块(1)向前滑移,
艏部插拔油缸(403)回缩到底,艏框架(401)为活动状态,艉部插拔油缸(407)伸出,插入反力轨道(303)对应孔内,艉框架(408)与反力轨道(303)间为固定状态,牵引油缸(405)伸出,推动艏框架(401)向前运行,从而带动模型托车模块(1)和耐压结构模型(002)同步向前运移,直至牵引油缸(405)完全伸出;
步骤五:模型托车模块(1)固定、艉框架(408)向前滑移,
艏部插拔油缸(403)伸出,插入反力轨道(303)对应孔内,艏框架(401)与反力轨道(303)间为固定状态,艉部插拔油缸(407)回缩到底,艉框架(408)为活动状态,牵引油缸(405)回缩,带动艉框架(408)向前运行,直至牵引油缸(405)回缩到底;
步骤六:模型托车模块(1)进入压力筒内,
重复步骤四、步骤五,直至模型托车模块(1)及耐压结构模型(002)部进入卧式压力筒筒体(003)内;
步骤七:模型托车模块(1)与动力牵引模块(4)分离,
拆除模型托车模块(1)与动力牵引模块(4)之间的牵引插销(104);
步骤八:艏框架(401)固定、艉框架(408)向后滑移,
艏部插拔油缸(403)伸出到底,艏框架(401)与反力轨道(303)之间为固定状态,艉部插拔油缸(407)回缩到底,艉框架(408)为活动状态,牵引油缸(405)伸出,推动艉框架(408)向后滑移,直至牵引油缸(405)完全伸出;
步骤九:艉框架(408)固定、艏框架(401)向后滑移,
艉部插拔油缸(407)伸出到底, 艉框架(408)与反力轨道(303)间为固定状态,艏部插拔油缸(403)回缩到底,艏框架(401)为活动状态,牵引油缸(405)回缩,带动艏框架(401)向后滑移,直至牵引油缸(405)回缩到底;
步骤十:动力牵引模块(4)归位,
重复步骤七、步骤八,直至动力牵引模块(4)后撤到底;
步骤十一:装填装置起吊、撤出工作区域,
解除支撑框架与基础预埋板(007)间的高强螺栓,将自动装填装置(001)整体吊离工作区域;
步骤十二:耐压结构模型移入过程全部结束后,筒帽托车(006)开始工作,将筒帽(005)移入卡箍启闭机构(004)内,卡箍启闭机构(004)闭合,筒帽(005)与筒体完全贴合,进入耐压试验阶段;
步骤十二:耐压试验结束,耐压结构模型移出压力筒的步骤次序,与移入压力筒的步骤次序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30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晶圆片花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饮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