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脱硫烟气除湿取热方法及脱硫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2729.0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4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徐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B01D53/26;F23J15/06;F23J15/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脱硫 烟气 除湿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法脱硫烟气除湿取热方法及脱硫塔装置。包括塔体、塔体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脱硫浆液喷淋层、除湿取热管束、加热管束、塔体外部设置的引射器,塔体的底部设置烟气进口,除湿取热管束、加热管束的出口分别与引射器的入口连接,除湿取热管束的进口与软化水连接,加热管束的进口与高压过热蒸汽连接。脱硫塔排出净烟气的含湿量降低、过热度提高,从而解决燃煤锅炉“烟囱雨”和“白烟”等环境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法脱硫烟气除湿取热方法及脱硫塔装置。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广泛应用于燃煤火电厂的烟气硫氧化物排放控制,该工艺通常使用石灰石浆液、氨水等吸收液在脱硫塔内喷淋洗涤烟气,来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烟气脱硫塔是湿法脱硫工艺的关键设备,通常采用空塔喷淋型式,其出口净烟气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且温度较低(约50℃),一般经湿烟囱直接排入大气。由于饱和湿烟气中的水蒸气在烟囱内部及出口处遇冷凝结成大量水滴,形成“烟囱雨”、“白烟”等环境问题,并在烟囱内部形成酸液造成腐蚀,而排烟温度低则使得烟气抬升扩散能力较差。
从原理上看,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提高烟气温度和过热度,使原来的低温饱和烟气转变为中温过热烟气,从而避免水蒸气冷凝并提高烟气扩散能力。目前,普遍采用直接加热湿烟气以降低相对湿度的方案,加热器型式主要有回转式加热器(RGGH)、管式加热器(TGGH)和混合加热器三种,区别在于加热热源和加热方式不同:RGGH和TGGH都采用间接式换热,前者以脱硫塔前的原烟气(温度约130℃)为热源,后者使用外部热源(通常为蒸汽或热水);混合式加热器采用直接式换热,即将湿烟气与锅炉高温二次风直接掺混以提高烟气温度。
直接加热湿烟气虽可解决“烟囱雨”、“白烟”等问题,但实际应用中RGGH和TGGH一般单独安装在脱硫塔后部烟道上,占地面积、阻力较大,且易发生结垢、堵塞和换热面腐蚀等问题,影响整个电厂的安全运行;混合加热则需要消耗部分二次风,导致机组煤耗增加,经济性下降。另一方面,直接加热湿烟气无法对烟气中大量水蒸气及其潜热回收利用,甚至需消耗额外热能,故该方法往往导致锅炉热损失增加。针对直接加热湿烟气技术的不足,近年来提出了基于溶液除湿原理的脱硫烟气深度除湿方法,该方法利用吸湿溶液去除饱和湿烟气中的水蒸气,同时将水蒸气潜热转换为烟气显热,但系统复杂、占地面积大、需额外动力消耗,且需解决吸湿溶液排污造成的环境二次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法脱硫烟气除湿取热方法及脱硫塔装置。基于引射器原理,利用脱硫塔内置的除湿取热管束和蒸汽加热管束,实现脱硫后饱和湿烟气的冷却除湿和再加热,从而达到降低烟气含湿量、提高烟气过热度和低品位潜热回收利用的目的。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湿法脱硫烟气除湿取热的脱硫塔装置,包括塔体、塔体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脱硫浆液喷淋层、除湿取热管束、加热管束、塔体外部设置的引射器,塔体的底部设置烟气进口,除湿取热管束、加热管束的出口分别与引射器的入口连接,除湿取热管束的进口与软化水连接,加热管束的进口与高压过热蒸汽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27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