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泵能量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2558.1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许静;刘文俊;尤文超;周冬冬;张桂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昌榀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水器 水处理 增压泵 能量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泵能量回收系统,包括增压泵、反渗透装置和废水能量回收模块,所述增压泵用以对自来水进行增压并将其输送至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用以对输送来的高压水进行反渗透处理,所述废水能量回收模块将反渗透装置产生的高压废水作为能量介质驱动自来水输入增压泵。本发明设置了废水能量回收模块,能够对反渗透装置产生的高压废水回收利用,将高压废水作为能量介质驱动自来水输入增压泵,这样就能够利用全机械式结构的废水能量回收模块和水泵同时为增压泵输送自来水,能够有效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泵能量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净化器水处理过程中,自来水一般要经过增压泵的增压,然后输送至反渗透装置,经反渗透处理后再输出,在反渗透处理时会有相当于一部分高压废水的能量被浪费掉,如果能够对这部分高压废水的能量回收利用,无疑会节约大量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泵能量回收系统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泵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泵、反渗透装置和废水能量回收模块,所述增压泵用以对自来水进行增压并将其输送至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用以对输送来的高压水进行反渗透处理,所述废水能量回收模块将反渗透装置产生的高压废水作为能量介质驱动自来水输入增压泵;
废水能量回收模块包括用以与自来水管道配合连接的第一管道、分别与第一管道配合连接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与增压泵配合连接的第二管道、分别与第二管道配合连接的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配合连接于第一单向阀与第三单向阀之间的第一壳体、配合连接于第二单向阀与第四单向阀之间的第二壳体及配合连接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第三壳体;
第一壳体的内腔中设置第一隔膜,第一隔膜将第一壳体的内腔左右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分别与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连接,第一隔膜朝右鼓起时能够封堵第二腔室,第二壳体的内腔中设置第二隔膜,第二隔膜将第二壳体的内腔左右分隔为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三腔室分别与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连接,第二隔膜朝左鼓起时能够封堵第三腔室,第一隔膜与第二隔膜之间固定配合隔膜连杆,第一壳体的左端与第一腔室对应位置滑动插配第一顶杆,第二壳体的右端与第四腔室对应位置滑动插配第二顶杆;
第三壳体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体内设置第一通道及依次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第六通道和第七通道,第一阀体内还设置第八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远离第一通道一端均与第八通道连通,第三通道与第四腔室配合连接,第六通道与第一腔室配合连接,第一通道内滑动配合第一阀杆,第一阀杆上依次设置用以控制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是否导通的第一阀块、用以控制第四通道与第三通道是否导通的第二阀块、用以控制第五通道与第六通道是否导通的第三阀块及用以控制第七通道是否导通的第四阀块;
第三壳体还包括第二阀体,第二阀体内设置第九通道及依次与第九通道连通的第十通道、第十一通道、第十二通道、第十三通道、第十四通道和第十五通道,第二阀体内还设置第十六通道,第十二通道和第十三通道远离第十通道一端均与第十六通道连通,第十一通道与第一通道左端配合连接,第一阀块同时控制第十一通道与第一通道左端是否导通,第十四通道与第一通道右端配合连接,第四阀块同时控制第十四通道与第一通道右端是否导通,第九通道内滑动配合第二阀杆,第二阀杆上依次设置用以控制第十通道与第九通道是否导通的第五阀块、用以控制第十一通道与第十二通道是否导通的第六阀块、用以控制第十三通道与第十四通道是否导通的第七阀块及用以控制第十五通道与第九通道是否导通的第八阀块,第二阀杆的左右两端从第二阀体中伸出并分别用以顶触第二顶杆和第一顶杆;
第三壳体上设置用以与反渗透装置配合连接的进水管道,进水管道分别与第八通道和第十六通道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25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轮胎缺陷检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双管沉管施工方法及供暖管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