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液透析机用配液的加热系统控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2548.8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1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龙丰 |
主分类号: | G05D23/24 | 分类号: | G05D2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透析 机用配液 加热 系统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透析机用配液的加热系统控制电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避免病人感到不适的血液透析机用配液的加热系统控制电路。技术方案为:一种血液透析机用配液的加热系统控制电路,包括有电源供电电路、第一传感器、恒温控制电路、第一电位器、参考设定电阻、第一驱动电路等;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一电位器和参考设定电阻都与恒温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恒温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通过第一传感器可以对药液的温度进行检测,温度过低时,可以控制加热器工作,温度达标时,可以控制加热器停止工作,让药液保持合适的温度,避免病人感到不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透析机用配液的加热系统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是通过透析液对引出的血液进行溶质弥散、渗透和超滤,处理后的血液返回到病人体内,使用过的透析液排到外面,在透析过程中,需要配制一些药液输入人体内,而血液透析机并没有对药液进行加热的功能,冰凉的药液输入人体内,可能会导致病人感到不适。
因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可以避免病人感到不适的血液透析机用配液的加热系统控制电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血液透析机并没有对药液进行加热的功能,冰凉的药液输入人体内,可能会导致病人感到不适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避免病人感到不适的血液透析机用配液的加热系统控制电路。
技术方案为:一种血液透析机用配液的加热系统控制电路,包括有电源供电电路、第一传感器、恒温控制电路、第一电位器、参考设定电阻、第一驱动电路、双向可控硅电路、第一LED指示灯和加热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一电位器和参考设定电阻都与恒温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恒温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双向可控硅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LED指示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电路的输出端与加热器连接,所述电源供电电路为第一传感器、恒温控制电路、第一电位器、参考设定电阻、第一驱动电路、双向可控硅电路、第一LED指示灯和加热器供电。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恒温控制电路包括有时基集成电路NE555、热敏电阻RT1、电容C1、电解电容EC1、电阻R1-电阻R2和发光二极管VD1,所述时基集成电路NE555的1脚接地,所述时基集成电路NE555的4脚与其8脚就能接+5V,所述时基集成电路NE555的2脚串联热敏电阻RT1接地,所述时基集成电路NE555的7脚串联发光二极管VD1和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5V,所述电容C1和电解电容EC1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电容C1和电解电容EC1的另一端均接+5V,所述时基集成电路NE555的5脚与其6脚并联电阻R2。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电位器为电位器VR1,所述时基集成电路NE555的2脚与电位器VR1连接,所述电位器VR1的另一端与其输入端都与时基集成电路NE555的4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有光电耦合器OPTOISO1和电阻R3-电阻R4,所述时基集成电路NE555的3脚与光电耦合器OPTOISO1的阴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OPTOISO1的阳极串联电阻R3,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时基集成电路NE555的4脚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OPTOISO1的集电极与电阻R4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双向可控硅电路包括有双向可控硅Q1和电阻R5,所述双向可控硅Q1的控制极与光电耦合器OPTOISO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Q1的控制极与其主电极2并联电阻R5。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传感器为负温度的传感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双向可控硅的型号为BCR70B-16。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型号为NE5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龙丰,未经刘龙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25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